孩子经历“上刀山下火海”考验。
近日,笔者到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参加该乡成立30周年乡庆活动。期间,看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少数民族文艺展演——瑶族神秘的度戒。现场那一条条彩丝带,一把把长剑,一个个神像,一只只铜鼓,气势磅薄,数名歌娘与打击乐手,伴随古老的瑶族乐曲,不停地舞动手中的彩带和铜鼓。舞蹈以鼓锣伴奏,舞步动作忽而上跳,忽而下蹲,忽而左转,忽而右旋,动作健美、威武,整个过程打击乐队全程伴奏,师公跳舞,吟唱瑶族神话。场下的上万名观众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古老而神秘的仪式。
据史料记载,西林县瑶族度戒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图腾、宗教的习俗文化。度戒实际是加入道教的一种宗教仪式,亦称为“成年礼”,是社会中的人成年的时候,按社会传统习惯而接受的一种仪式。瑶族每个男子年龄在11岁~20岁这个阶段,必须要度戒。如果不度戒,会被人看不起。
度戒仪式有动鼓、功遭、贺楼、召龙、请圣、度戒、行朝、九晕童儿、禾聚禾瑟禾魂、安壇、晕,共11个步骤。一般都是七天七夜或者是三天三夜,以舞蹈、念、唱为主。
仪式首先设置祭坛,悬挂诸神像,有境皇、玉皇、家神等神像。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师公在神像前供奉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仪式开始,在受戒者的家中或是在晒场上挂一张布幕,师公把神像悬挂在布幕上,然后念唱经书,跳起“请神舞”。同时,歌娘伴歌跳舞,唱瑶族山歌。只见师公挥舞长剑,口中念念有词,祈盼神仙下凡助力,为小孩祈福,教育小孩成人,严加管教,惩恶扬善,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救死扶伤,不能盗劫做贼,不得烧杀,在世间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歌娘们从头到尾站在两旁伴歌,唱跳《盘王神歌》、《道德经歌》、《灭灾救患经歌》等。顿时,歌声、舞姿和击乐声融为一体映韵了整个大山瑶岭。
度戒具有社会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教育意义,师公对徒弟传术时是用《道德经》祈福、徒弟在社会怎样做人、尊老爱幼、救死扶伤、不嫖不赌、不偷不抢、不损坏公德、败坏民风等。瑶族以自己的民间风俗举行活动,传承古老的文化,也是传承祖先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度戒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请圣、求神、祈福孩子无病无灾,以战胜邪恶、崇尚道德、宣扬伦理等为主要内容,符合群众的心理需求。附近瑶寨的群众都赶来参与。
瑶族度戒仪式的举行,旨在接受了度戒后,该男子成为社会上的正式成员。这意味着一个人接受了成年的洗礼后,可以自食其力,拥有选偶、婚配等资格,同时还负担起社会各种责任。
西林瑶族度戒传承历史悠久,它是瑶族文化苑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具有民族文化与艺术研究价值,而且对当地的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西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学忠说:“瑶族度戒活动,不仅是民间文化遗产,还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以度戒原生态的歌舞为元素进行再创作,打造艺术精品。县里每年举办的‘千团万场\’文艺汇演都有度戒表演,我们要用文艺表演形式让它传承下来。”
该县文化馆馆长黄达纯说:“为了拯救和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西林县成立了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小组,将瑶族度戒活动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组织专家对西林瑶族度戒进行全面普查,掌握度戒的历史渊源、发展及生存现状,开展对度戒的理论研究工作和保护计划措施。把瑶族度戒作为列入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项目。”
新闻推荐
惊险的芦笙舞表演杨成荣夫妇 西林县境内居住...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