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章老艺人在拉心爱的小提琴
每天早晨,他拉起自己心爱的小提琴,一支支悦耳动听的小提乐演奏曲从他手中轻轻飘出窗外,回荡在烈士陵园那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里。喜欢晨练的人们不禁驻足倾听,静静享受这美妙绝仑的乐曲。他就是西林县闻名遐迩的少数民族小提琴演奏者熊德章。他凭着一把小提琴走南闯北,演绎自己辉煌的音乐人生。
走村串寨送艺下乡
熊德章是西林县普合苗族乡的苗家子弟。他是西林县第一个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生。1960年从隆林新州一小被保送到广西艺术学院就读,学习小提琴演奏专业。1968年全国统一分配,熊德章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去支援国家边疆建设。他毫不犹豫选择回到自己边远山区的家乡西林县工作。
刚从学校毕业的熊德章年轻气盛,回到家乡直接分配到西林县文工团(后来更名为文艺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和县文工团的7个文艺伙伴组建一支文艺宣传队,在全县10多个乡镇巡回演出,送政策,送文艺下乡。
当时乡镇与乡镇之间,村屯与村屯之间的道路几乎不通,车辆匮乏,道具和行李都是靠肩挑马驮,徒步行走。所走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遇上下雨天更是寸步难行。有时候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演出,要走好几天的路程才到达目的地。每次下到各乡镇巡回演出,至少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任务。
熊老回忆说:“当时条件那么艰苦,我们就靠着这双脚,一个村寨一个村寨挑着行李去演出。”只见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双目微微紧闭。他若无其事地对笔者说:“1971年孩子的妈挺着一个大肚子,还有一个月就生了。当时组织安排我带队下乡巡回演出,宣传白求恩大夫治病救人的伟大国际精神,一走就是两个月,当我回来时,儿子已经满月了。无独有偶,1974年也是这样,我家姑娘将要出生。孩子的妈说跟随我到县城生的。可是,孩子没出生,马上又接到组织的任务,要送政策,送文艺下乡。我把身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家里人做伙食费。当我在各乡镇演出完毕,回到家时,姑娘已出生了,但她们没钱待在县城,只好回到普合老家去了。”说着说着,熊老得音调慢慢低缓下来,仿佛又回到当年那不堪回首的艰苦岁月。
凭着一把小提琴走南闯北
熊德章凭着一把小提琴走南闯北,闯出了自己辉煌的音乐人生。1985年百色地区文工团(后更名为右江民族歌舞团)邀请百色各县区的文艺骨干参加“右江民族风情”民族音乐舞蹈演出。这是一场大型的民族风情展示会,汇集了壮汉苗瑶彝等多民族的舞蹈。熊德章与各县区的文艺骨干应邀来到百色地区文工团刻苦排练。他说在当时排练场上,大汗淋漓的舞蹈演员不厌其烦地练习着同一动作;琴房里,飞出一阵阵优美的壮族多声部民歌。
同年10月,百色地区文工团率队到广东湛江、海南岛、南海油田等地巡回演出“右江民族风情”民族音乐舞蹈,得到各地人们的一致好评。11月,应文化部和国家民委邀请进入北京,在北京文化宫、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右江民族风情”民族音乐舞蹈。此演出在首都轰动一时,首都各界人士拍手叫绝。1986年应中央文化部批准出国交流演出,分别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演出“右江民族风情”民族音乐舞蹈。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和服饰让世界人民大开眼界,收到前所未有的赞誉。右江民族歌舞团的演员们用最优美的舞姿、最嘹亮的歌声、最亮丽的服饰向首都及世界观众展现了百色各族人民的新生活、新风貌。
技艺代代相传
每天早晨熊德章都拉起自己心爱的小提琴,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大儿子熊云东从小在他的熏陶下,也酷爱拉小提琴,喜欢吹拉弹唱。趁父亲不在家,时常拿起父亲的小提琴自我陶醉。父亲发现儿子有这方面的文艺爱好,鼓励他好好学习,争取考艺术学院。熊云东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父亲的鼓励下,1986年如愿以偿考取了广西艺术学院。
熊德章的演奏技艺高超,他常常被邀请到各地参加各种重大文艺演出。为了能让儿子学到更深的技艺,每逢假期,他就带上儿子一同前往参加各式各样的音乐会,让儿子从实践中学习和领悟音乐的精华。熊云东在父亲教导下,吹拉弹唱技艺更胜一筹。1988年熊云东成为西林县文艺队的骨干,1993年,被调到右江民族歌舞团。
熊德章这位音乐界的老前辈,风风雨雨走了几十年的文艺生涯。他退休后还依然发挥余热,召集老年文艺爱好者,组建一支老年业余乐队。在西林县举办的句町文化艺术节和沙糖桔产业文化展示会中,熊德章率老年业余乐队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种重大文艺演出,再次展现当年的风采,向各界人士展示句町古国音乐之精髓。
新闻推荐
执法人员将果子狸放生 11月7日傍晚,西林县森林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西林县城老酒厂桥头的一出租屋内,有人在非法收购和贩卖野生动物,请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接到举报后,该县...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