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西林新闻 > 正文

西林:发展生态经济 改善山区民生

来源:广西日报 2012-10-24 18:55   https://www.yybnet.net/

西林县位于广西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的美称,是广西西进和云贵东出的主要门户之一。西林有近4000年历史,秦属句町王国。中国近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就发生于此。清末民初,西林岑氏“一门三总督”显赫一时,在近代史上影响颇大。

10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林县党委、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奋发图强,坚持以“建设生态西林,改善山区民生”为主题,坚定“生态为基,特色前行”的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主色调。2011年以来,西林县荣获“中国沙糖桔之乡”,西林沙糖桔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西林全县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三倍以上增长。

生态农业成发展主力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西林走出“工业立县”的旧色调,奔向了“生态立县”的新征程。

10年来,西林实践“五个生态”建设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举全县之力,扶持壮大优质水果产业,2011年全县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7667公顷,总产值1.72亿元,有3867公顷优质水果获得自治区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2011年,西林获得“中国沙糖桔之乡”,近期西林沙糖桔也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真正成了桂西特色水果生产基地。

抓住生态建设这一“牛鼻子”,西林大力发展茶叶。2011年,全县茶叶生产总面积达7887公顷,投产面积4680公顷,产量1920吨,产值4012万元。目前全县已有4134公顷茶园获得自治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西林大力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城郊蔬菜生产基地和“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突出发展蕃茄、西葫芦、甜椒、秋冬菜种植。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13公顷,总产量6万吨,产值达6930万元,被自治区农业厅授予“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称号。

同时,西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网箱养鱼等富民项目,马蚌乡鲁维村如今年人均收入达85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首富村”。

生态工业作为发展助推器

西林县依托本县优势资源,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帮扶企业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帮助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努力推进电力、林产、农产品加工、矿产建材“四个亿元产业”建设,生态工业进一步发展。

2011年以来,该县电力工业基础不断夯实,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投资2.13亿元的220千伏送变电工程开始启动建设,装机容量已达13.79万千瓦,年可发电量达5亿度。

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做大,汇宏工贸二期工程、正光农副产品加工厂技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广西浪伏收购古障茶厂实施技改工作顺利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加快发展,该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含茶叶加工小作坊等)完成产值超亿元。

林产工业不断优化,大西南林化公司松香加工厂、嘉华木业建筑模板、澳林木业胶合板生产线技改扩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林产工业产值完成1.5亿元。

矿产资源开发有序推进,妈蒿矿区整合开发工作加快推进,邦邦锑冶炼厂技改工程即将建成投产。工业用地储备量进一步增加,工业集中区规模逐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入驻工业集中区企业已达23家。

生态城镇扮靓美好家园

西林县以重大城建工程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生态园林,句町文化”城镇建设目标,倾力打造生态园林县城,使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10年来,该县着力以“山上、水乡、古城”为特色建设“生态城镇”,突出生态宜居理念,注重句町文化元素的注入,强力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句町文化艺术中心、民族高中、大批新村建设等成为彰显西林文化元素的标志性建筑。

近年来,西林的鲤城新区、花贡小区、阳光小区、粮食小区等一批重点工程强力推进。此外西林县实现了乡乡有路灯、路树和街道硬化的目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2008年,西林荣获广西第六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和卫生状况竞赛C类城市进步奖。2011年荣获广西第七届市容“南珠杯”竞赛先进集体。

生态文化激活历史遗存

“没文化的支撑,一座城市的发展将失之臂力,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是让世人记住这座城市的主要标志”。10年里,西林县着力整合文化资源,发掘句町历史文化,打造文化精品,文化亮点闪现,正以一座“文化名县”的姿态从幕后走向台前。

该县依托深厚的古句町国文化资源,打造句町文化品牌。《句町情韵》精品文艺节目得到区内外专家好评;《春牛舞》和《欧贵》、《唱娅王》三项民间民族文化分别被列入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劳岑氏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西林成功举办句町国与土司文化研讨会和两届句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艺术盛会。《寻觅句町古国》、《神奇的“欧贵”》、《传奇句町 魅力西林》和《探秘句町古国》走进央视荧屏,南京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岑春煊》,提升了西林句町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010年,西林县被自治区文联评为首批“广西文学创作强县”。

近年来,西林建成民族文化公园、沿河文化长廊、句町文化艺术中心、江心岛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依托人文历史悠久、民风民俗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西林大力开发历史文化和原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打造“寻古探秘游”、“垂钓休闲游”、“文化采风游”、“民族风情游”、“生态养生游”5张旅游精品“名片”,开创了旅游业发展新局面。

惠民工程

改善山区民生

10年来,该县全力抓好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累计投入3450万元,解决农民“饮水难”问题;投入8436万元全面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投入4.1亿元,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普九”、“普实”、“两基”均已通过自治区和国家评估验收,并荣获自治区“两基先进县”称号;在县城内新建成民族高中和民族初级中学各一所,共创办幼儿园34所。

积极整合10.3亿元资金实施异地安置、危房改造项目,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目前全县已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13个,新寨、渭归两个试点分别获得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一等奖和三等奖。

完成8个乡(镇)卫生院及94个村卫生室建设,卫生工作获“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称号。此外,西林和谐做好计生工作,计生工作荣获“全区计生目标管理进步奖”、“广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创新“跨省区”党建模式和干部跨省交流挂职锻炼模式,实现支部联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谐共建,促进接边地区和谐稳定。目前已建立“农事村办”服务站点36个,已经成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实现一般农事办理不出村。

为解决山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西林投入800万元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所有村屯都已经通了电视。

百色撤地设市10周年·县(区)风采展示

新闻推荐

2016年春联作品征集揭晓 50余位书法家在评选公布现场挥毫赠春联

本报南宁讯(记者/林雪娜)1月24日,在南宁多年不遇的雨夹雪天气中,金湖广场被红火的气氛包裹: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文联、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和谐建设在基层”2016年“文化...

西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电商入村满坡春2016-02-01 16:21
猜你喜欢:
评论:(西林:发展生态经济 改善山区民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