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顺东 本报通讯员 孙 勇
“王支书,我的砂糖桔叶子生虫,怎么防治?”5月10日,西林县古障镇水果种植能人王兰英收到一条短信后,将病虫害防治要求编成短信发给对方。“这个季节会出现什么虫害,我都清楚,今年都帮了不少人。”
在西林,像王兰英这样既是种养大户也是技术能人共有100多人,被群众称为“田秀才、土专家”,县委组织部组织他们到县农机部门、百色各地学习技术,归来后奔走在田间地头服务农民,不但减轻了县农技人员工作压力,更是在群众中撒播了“技术的种子”。
依托自身资源,西林县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科技兴农、科技富民上下功夫,有目的性组织各个乡镇种养大户到各地学习技术,树立种养大户的榜样作用带动更多群众,给予他们技术支持以便帮助更多的群众。这些乡土专家生长在乡村、分布在村屯,便于直接服务农民,真正实现了专家和种养户的“无缝对接”。
目前西林全县有24个乡(镇)农业站、农机站、兽医站和36个“农事村办”点成为农业科技的服务中心站点,已经建立了水果生产、网箱养鱼、生猪生产、林下养鸡、有机茶种植等农业协会,47个党员远程电化教育村级终端服务站成为增长农民才干的学校。经过几年的组织培训,100余名有一技之长和获得农业、农艺、农机、畜牧等相关职称的“乡土专家”成为农民家门口传授农技的教师。全县得到“乡土专家”技术指导和帮助的群众2万余人次,先后推广新品种8个、引进新技术10项,其中有水果高产、节水灌溉、有机茶园低改、网箱养鱼、林下养鸡等新技术被广大农民所掌握。
从“土专家”那里学来技术,自己又传给乡亲,这样的“科技接力”在西林蔚然成风。“我学到了技术,也帮助了不少群众治虫害。”八达镇一位群众告诉记者,像他这样懂技术的群众在西林种植户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由于有“田秀才土专家”的科技富民助推,西林县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3.9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5年的1704元提高到2010年的3016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仕兴本报通讯员周顺彬“脸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劳作忙”,这是许多人对农民的刻板印象。但在西林县,20年前,就开始出现作息时间类似机关干部的“那来农民”,他们有假期,有午休...
西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