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清晨,巴别乡弄朗村沐浴在一片温暖的晨曦之中,微风送来清爽。在青山翠影间,产业路贯穿田野,山坡上的果树苗茁壮成长,村部操场上的健身村民三三两两,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好一幅田园安居图,这是美景,也是弄郎村第一书记谢立坚带领乡亲们脱贫奔康带来的新面貌。
“从进村的第一天起,一直以共产党人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勉励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帮助这里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2015年10月,谢立坚由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派至巴别乡弄朗村担任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
弄浪村地处偏远大石山区,生存条件恶劣,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乏术,脱贫攻坚困难重重。但是,这些难题并没有动摇谢立坚的扶贫初心。
为尽快完成从“外来人”到“自家人”的角色转变,谢立坚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印发了“便民服务联系卡”给村民,吃住在村里,方便群众联系,起早贪黑地走遍了该村的每户人家、每块耕地和每座山头,察民情、听民意、贴民心,详细了解弄朗村的自然环境、群众需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做到了村情民意“户户清”,并逐步梳理出开展精准帮扶的工作思路。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谢立坚为弄浪村如何脱贫出列开出了一道道“良方”。
强化党建促引领。通过开展党员大会、重温入党誓词、党课教育及党员活动日等活动,激发村里党员干部的先锋意识;选出18户党员中心户,实行“一帮多”工作制度,即党员中心户管屯内事务和联系屯内困难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在产业脱贫、村务管理、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模范作用;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员的管理,完善规范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村规民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党务、村务公开,获得村民一致认可。
双管齐下助脱贫。紧紧围绕发展特色种养和引导外出务工为中心,通过党员带头上阵、全民积极参与来实施脱贫“123”工程,“1”指鼓励劳务输出,通过各村村民合作组织对接人社部门或招工企业,在村内不定期承办招聘会或组织有意向劳力到用工单位应聘等方式,确保动员劳动力富足家庭至少有1人长期外出务工;“2”指加大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力度,通过扶持脐橙、蜜柚果苗、农药、化肥等方式,确保家中无产业的建档立卡户每户发展至少2亩特色水果产业;“3”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土猪养殖产业,推广巴别土猪品牌,鼓励建档立卡户每户土猪存栏不少于3头,确保养殖收入可持续。截至目前,弄朗村累计动员在家劳动力外出务工80多人次,帮助25名村民完成技术培训实现就业创业,全村脐橙、蜜柚种植面积达500多亩,出栏土猪600多头。
扶贫济困惠民生。几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援下,谢立坚与全村干群齐心协力,使得整村面貌焕然一新。完成新建、维修蓄水池4000立方米,饮水管网5000余米;修建产业机耕路1.5公里;硬化通村、屯内道路3.2公里;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1个;村部及两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完善村部公共服务实施,安装村部灯光球场、修建村部卫生间、厨房、戏台,联系弄朗籍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捐资20万元修建灯光球场、改造进屯道路,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帮助16名困难学子解决就学困难问题等。
“2017年,我们村脱贫出列了,但整体还不富裕,离老乡们奔小康尚有一定距离。大家需要我,我就继续干下去,做好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今年的新一轮驻村干部换岗中,谢立坚主动请缨留任弄浪村第一书记,继续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
新闻推荐
本报田阳讯今年以来,田阳县大力支持村民合作社开展劳务服务,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村劳动力...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