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阳新闻 > 正文

廿六载,用广播架起党情民意连心桥

来源:广西日报 2014-08-05 07:5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秦 雯 徐顺东

“各位乡亲父老,你们好!巴别乡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

简陋的广播站里,苏文丰左手习惯性扶正麦克风,右手摊着儿子苏俊岭剪辑的报纸,目光盯在划好横线的铅字上。

百色市田阳县巴别乡,每逢圩日,人们就会听到他熟悉的声音。而在法制宣传日、防火防盗关节点、重大节庆活动等时节,苏文丰的“流动广播”又如布谷鸟般,适时在巴别的田间地头嘹亮起来。

苏文丰是巴别乡兼职广播员。1988年以来,苏文丰的本职工作换了几个,而兼职义务广播员则从未改变。

26年来,他的广播在普通话和壮话间自如切换,宣传党的政策,传递百姓心声,架起了一座党情民意的连心桥。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2012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典礼节目,苏文丰作为全国基层广播员代表应邀出席,资深主持人李瑞英为他献上一束鲜花。

小小广播站,好似农事办,群众跟着老苏干

1988年,原巴别乡广播站站长因工作调动,广播员工作一时无人接手,24岁的苏文丰爱广播、声音好,主动请缨。

从那时开始,苏文丰成为乡广播站惟一的工作人员。一部扩音器、一台音控、一只话筒、一把木凳、一张桌子的广播室,从此成了苏文丰坚守的主要阵地。

在那个缺乏报纸、电视、网络的年代,广播是山里群众获取知识,与山外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

巴别乡是田阳惟一没有地表河流的乡镇,老百姓祖祖辈辈在旱地里种玉米度日,生活十分艰难。上世纪90年代初,乡政府号召群众种植甘蔗,群众抱着观望的态度。苏文丰仔细考察了当地发展甘蔗的可行性,倡导村民种植甘蔗的广播开播。1998年,乡里的甘蔗产量达到4.7万吨,而之前的几年,巴别乡甘蔗产量一直徘徊在1万吨左右。如今甘蔗成为巴别乡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老苏给我们算账,做对比、讲销路,大家心里踏实,就跟着广播说的干啦!”花参村支书岑英武记忆犹新。

2008年春,大录村支书苏海华通过广播得知县里开展圈养山羊示范项目的消息,用家中所有积蓄购买了60多只山羊。不料冬天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来袭,30多只山羊患上疫病。正当苏海华心急如焚之际,苏文丰带着乡里的兽医赶到他的养殖场。由于抢救及时,患病的山羊全都医治好了。在陪同兽医检查的过程中,苏文丰认真记录,详细询问,掌握了山羊病治疗、防寒防冻等办法。那年冬天,通过广播,巴别乡很多农户、养殖户及时掌握了防疫防冻技巧,采取了有效措施,全乡养殖业没有因为极端天气遭受重大损失。但一个多月下来,苏文丰瘦了整整一圈。妻子心疼他:“你那么拼,不要命啦?”苏文丰说:“很多乡亲是因为听了我的广播才搞养殖的,如果因为恶劣天气蒙受损失,我怎么对得起他们啊?”

今年,两个百香果加工厂进驻田阳,苏文丰仔细对比研究,认可了巴别乡发展百香果的路子。如今他又在协助乡里宣传百香果产业,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20多年来,巴别乡的乡亲们已经习惯在圩日听到苏文丰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他一号召,大家都凝聚在一起。2008年腊月的一个中午,花参村文书电话报告:该村的一片甘蔗地着火了,附近就是几百亩的松林。苏文丰骑上摩托车就往火情现场赶,并一路广播,一会就召集几百位村民。在火情现场,苏文丰爬到开阔处,用大喇叭指挥救火。“特能团结大家,大家都听他的。”当地干部评价老苏。

一辆摩托车,挂上大喇叭,政策信息送农家

“夏秋天气很干燥,森林火险特别高,大家上山要牢记,火柴烟头别乱抛。”7月的巴别乡大石山区,骄阳似火,这样的消防山歌,时常在各个村屯唱响。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和全国许多乡村一样,上世纪70年代,家家户户装有广播,生产队通知开会、安排劳动、传达政策,一播就行。上世纪90年代初,乡村大喇叭遭到了人为和自然的损毁,乡村里的广播也随之冷寂下来,山区群众接受新信息就“断了档”。

于是,苏文丰骑上摩托车,捆上喇叭,“流动广播站”就这样开始工作。防寒措施、防火通知、计划生育、禁毒防艾、清洁乡村、科技致富……为了把更多更好的信息传递给乡亲们,苏文丰就独行在巴别乡的山间小道上,风雨无阻。

“上级有什么好的政策,乡里面有什么新鲜事,我都要争取第一时间告诉乡亲们。”苏文丰说,邮递员一到,他就揣着笔记本往乡政府跑,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从国家大事到社会新闻,从党的大政方针到致富新门路,他都一一整理摘抄下来,然后编写成广播稿。就连平时进村,他也不忘带上纸笔,把乡亲们关心的问题记录下来,利用休息间隙查找资料,通过广播为他们答疑解惑。如今,苏文丰的播音稿已经垒起来厚厚几大叠,剪报也收藏了好几箱。

拢怀村拢都屯是距离巴别乡政府最远的村屯,这个只有7户人家的贫困村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苏文丰带着他的流动广播来到这里,向村民积极宣讲新农保和新农合的相关政策,从不理解到接受再到踊跃参保,如今,村民们都享受到了政策的好处。

苏文丰“流动广播站”的成功经验,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和认可,苏文丰式的流动广播站开始在全乡13个行政村推广开来。

看到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到肯定和推广,苏文丰为百姓服务的信心更足了。根据当地群众喜欢山歌的特点,他开始尝试着把广播的内容编成山歌。“大病小病都补助,六十以上都养老”宣传的是新农保和新农合的好处;“烧纸烧香要注意,切莫失火毁森林”说的是清明祭扫要注意防火;“遇到下冻雨,保护好耕牛”是提醒大家注意防寒防灾……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门前喜鹊叫喳喳,十八大精神到壮家,党给山乡送温暖,农村开遍幸福花……”苏文丰将相关报道改编成山歌广播,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

子承父播音,乡音留乡邻,传递深山“好声音”

随着时代的变迁,苏文丰也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播音风格,还学会了网上查找信息。2000年,他把方言换成了普通话。当地老百姓喜欢唱山歌,他就把一些节目内容编成山歌的形式录在电脑上,播放给赶圩的群众收听。通过这个形式播放给群众,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和记住政策。

苏文丰说,每次广播都有3000到4000位群众在听,所以每一次他都特别认真。

可是,苏文丰虽然在不断创新,毕竟慢慢老去,而且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乡里的广播会不会面临断档?

令人欣慰的是,在他的熏陶和影响下,儿子苏俊岭对乡土广播也情有独钟。

2012年9月,苏俊岭辞掉在外地的医生工作,回到巴别乡计生站工作,并接手广播事业。苏俊岭说,从两岁开始,父亲就背着他广播,他是听着父亲的广播长大的。工作之余,苏俊岭就跟着父亲学说壮话山歌,有时父亲下村工作,他就一人独立完成广播。他说:“我想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让这个乡村广播站的‘好声音\’传下去。”

新闻推荐

村民办晚会 唱响好生活

本报田阳讯“百育人人来欢快,都因丰年得盛收。”“香蕉佳果百育栽,喜看圣女果海外光彩。”……在田阳县百育镇百育村,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了一场庆祝国庆文艺晚会,发自肺腑地歌唱着现在幸福的生活。在...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廿六载,用广播架起党情民意连心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