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府工作人员将慰问金送到她手上时,她再三推辞。她说:“现在生活好了,衣食住行,什么都不缺,这份心意我领了,不用再让政府操心了。”这是一位百岁老人的肺腑之言。这位老人就是黄铁文。
互相体谅
夫妻恩爱
黄铁文老人于1910年7月13日出生于田阳县田州镇定律村一个壮族农家,17岁时嫁到该镇凤马村兰松屯黄家。因家里穷,老人没上过学,不识字。她丈夫上过私塾,能识文断字,在村里算个小秀才,于1987年去世,享年82岁。她与丈夫生有3个儿子,1个女儿,1个儿子在外工作,2个在家务农,女儿嫁在本村。老人目前有孙子孙女13人(包括外孙和外孙女),曾孙和曾孙女(包括外曾孙和外曾孙女)6人,已经是四世同堂了。老人很受子女孙辈们的尊敬,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黄铁文夫妻很恩爱。她的丈夫长得比较矮小,而她个头比较高大,但黄铁文从来没有嫌弃过丈夫,对丈夫很体贴,平时重活、累活、脏活抢着自己做,尽量不给丈夫做。那时,黄铁文家里很穷,没有耕牛,每到耕种季节,黄铁文就把自己当“牛”使,在田里用人力拉犁拉耙,让丈夫在后面扶犁扶耙,夫妻俩就是这样互相体谅、默契配合,拼命地种田种地,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
勤劳能干
对人和善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没有水利灌溉,也没有化肥、农药,田地里的农作物长势不好,收成很低。生活贫困,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着肚子下地干活。有一年发生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家里揭不开锅。为了生计,黄铁文和村里人一起挑着陶瓷水缸和水盆到万冈(今巴马县)去卖,一路上翻越了100多里的崎岖山路,饿了就到山上去找野果充饥,天黑了就睡在山上,历经千辛万苦,才换回粮食和日常用品。据老人自述,她和丈夫有时也挑着蔬菜走几十公里山路到百色卖,卖完蔬菜,天已经黑下来赶不及回家了就在右江河边睡觉,待到第二天天亮才继续赶回家。回来的路上,她还顺带挖些猪菜。艰苦的劳动练就了她健康、硬朗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
黄铁文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屯里谁家有困难,她都去帮忙。同时,老人性格开朗,与家人、邻居和睦相处,不论对待老人还是小孩,她都是笑脸相迎,十分和蔼可亲。在村里,老人的人缘和口碑很好。她对自己的子女十分疼爱,从来没有打过自己的小孩,也没有大声骂过小孩。小孩长大成家后,她还是时时惦记,处处操心,担心他们外出不安全,担心他们工作不顺利,担心他们收入少,缺吃少穿。她对别人十分和善,处处都先让人三分,从来没跟谁吵过架,有时候吃亏也没什么怨言,保持平和的心态。
生活规律
很少生病
据老人的家人介绍,老人生活很有规律,身体一直很好。老人吃东西从不挑食,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一般情况下,晚9点入睡,早6点起床。近年来,晚上睡觉更早一些,第二天天大亮才起床,她十分爱干净,下田下地干活或是挑东西去卖回来,她总是先洗澡,然后才做其他事;去赶集或是串门也要穿干净的衣服去。她身体很健康,除在100岁那年患过一次胆囊炎外,从没患过其他大病。如今,除视力较差外,老人生活都能自理,起床后,先是自己梳洗利索,再把自己床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房里的衣物从来不随便乱挂,自己的用品都会定点放好。每天还能洗衣服、扫地、喂鸡、喂鸭等。
老人说:“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在旧社会,家里没有吃,没有穿,干活又非常辛苦,全村女人没有一个能读书。现在好了,家里有吃有穿,干活也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运东西有手扶拖拉机,出门都有车坐,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晚年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真的很幸福!”
【点评】
老人饮食起居有规律,无欲无求,粗茶淡饭,不挑剔,不偏食,一日三餐以粥为主,过着俭朴而规律的生活;家庭和睦,子孝孙贤,心态平和,开朗豁达,待人宽厚,不争强好胜,不记恨个人恩怨,不计较自己得失,坦然面对炎凉世态;一生辛劳,多运动,多锻炼,促成老人延年益寿。
新闻推荐
4月28日,田阳县玉凤镇山里人度假山庄的油桃园正式开园采摘,游客走进枝头挂满了成熟果实的油桃园内,品尝又脆又甜的油桃,采摘成熟的果实,体验一回当农夫的乐趣。到田阳摘油桃成为...
田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