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比村“两委”干部和贫困群众正在为新到的桑苗浆根。
“6000株桑苗全部种完了!我们那比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村集体经济产业!”2018年12月20日,在田林县那比乡那比村公路边上山坡地头边,冬日夕阳下,那比村“两委”干部一起坐在田埂上,看着他们花了3天时间新种的桑苗同声说道。
那比村距离田林县城98公里,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村里许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的特色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村级集体经济更是无从谈起。看着别的村都在风风火火搞着产业,村干部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们村以前就有种桑养蚕的历史,且村里有许多连片的撂荒地,把撂荒地平整,种上桑树,同时养蚕,既能把村里撂荒地利用起来,还能吸引贫困户加入种桑养蚕,还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那比村党支部书记韦建华说道。经过调研论证,那比村一致认为种桑养蚕产业“时间短、见效快”,结合村民有种桑养蚕成功经验的实际,决定发展种桑养蚕产业。
在确定种桑养蚕项目后,该村积极向乡党委、政府汇报。为了增强那比村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的信心,该乡马上组织代表前往种桑养蚕经验较为丰富的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参观学习。
虽然经过参观学习,但村民们对于大规模种桑养蚕还是没有信心。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那比村民委主任农志华站了出来。“村民不愿意干,我们党员就带头干!”为了把产业做起来,农志华积极动员身边的人参加进来,亲自上门动员有着丰富种桑养蚕党员能人黄建学加入其中。看到农志华的诚意和信心,黄建学决心与那比村民委一起大规模发展种桑养蚕产业。
经过一番讨论,该村决定以“村民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模式经营种桑养蚕基地。由村民合作社和党员致富能人负责前期建设工作,党员致富能人土地入股并全程负责管理,在种桑、收桑期间雇佣贫困户参与。基地按照每年养蚕12批次,每批次产量8张,每张产量80斤计算,年产蚕茧约7680斤,按照合作社与致富带头人5∶5比例进行分配,预计村集体年收入可达7.8万元。这样的分配方式,实现村集体有收入、党员致富能人能带动、贫困户增收三赢。
经过签订协议、清除撂荒地上的杂草、平整土地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后。2018年12月17日,那比村“两委”成员、工作队队员和20名贫困户一起,在那比那浦的山坡上种上了第一批桑苗。剪根、浆根、挖坑、种植、交税,按照推广站工作人员的指导,每一个步骤他们都小心翼翼。3天后,30亩空地全部种上了6000株桑苗。过去杂草丛生的荒坡经过整治变成了层层梯土,栽下的棵棵桑苗横竖成行,种下桑苗的那一刻,他们每一个人心里的石头都落下了。
“希望在那比村‘两委’和党员能人的带动下,有越来越多的村民、贫困户积极参与种桑养蚕。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远教平台、或者‘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再为举办几期种桑养蚕专业技术培训班,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帮助解决该村在生产中的问题。”该乡党委书记卢磊说到。
新闻推荐
本报田林讯“这路灯亮堂得很,这回方便多咯。”“终于有路灯了,要不然天黑了都不想出门,现在路灯装上了,晚上串门也方便了...
田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