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学子们领取助学金。□段柳健 摄
本报讯(记者 陆照德) 8月25日下午,《南宁晚报》举行“把爱留在这一‘夏\’”爱心助学金发放仪式,共有12名学子到现场领取助学金,其中11名来自百色。《南宁晚报》还将陆续通过转账的方式给未到现场的受助学子发放助学金。
在当天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南宁日报社总编辑刘复,南宁日报社副总编辑、《南宁晚报》执行总编辑黄朝伟,爱心企业代表、光明地产项目营销负责人黄夏菲以及南宁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均到场参加活动,将助学金亲手交到贫困学子手上。
百色田阳籍学子韦颖春和苏青霞代表受助学子上台发言,两人除了感谢“爱帮之家”和爱心企业的帮助,还承诺会用智慧和双手去奋斗,回报社会,将爱心传递下去。
除了助学金,到场学子还领到一份实用的礼物——行李箱。“上台代表发言,真的好紧张,也很开心,很感谢《百色早报》、《南宁晚报》及爱心企业对我们的资助。”韦颖春乘坐当晚的汽车回田阳时表示,这次出行,她与同学苏青霞第一次坐了地铁,胆量变大了,最重要的是,让她们这样家庭困难的孩子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人间真情。
田东县思林镇三百村的黄丽花是这次受资助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位,因父亲早逝,多年来黄丽花与务农、打工的母亲相依为命,好不容易考上本科(原属三本,现改称,学费却依旧高昂),学费13500元1年,助学贷款6000元都还不够一半学费,而“爱帮之家”本来只资助就读重点(一本)、普通(二本)本科及专科的学生。在《百色早报》与《南宁晚报》两报工作人员的协力工作下,特例资助黄丽花同学,让她母女都宽心了很多。“得了这个资助,加上贷款,现在第一年学费基本筹齐了,感谢爱心媒体、企业的关怀,为我们母女分担了压力。”黄丽花说,开始她母亲还担心资助不实,当天得知女儿去南宁领到钱后,她感到十分宽慰。
据悉,本次《南宁晚报》“爱帮之家”与《百色早报》携手资助贫困学子的爱心活动,共有21名百色学子获得资助资格,其中王进勇因选择复读,卢付山因获得另外一份资助,两人获资助资格被取消,稍后《南宁晚报》将陆续通过转账的方式,把另外8名学子的助学金如数打进他们的账户。
新闻推荐
“没想到你们亲自上门为我办理社区服刑入矫手续,我一定努力改造,重新做人。”近日,田东县思林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会同村干主动上门为该镇一名新入矫、行动不便的社区服刑对象潘某某办理了入矫手续...
田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