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所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和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叫“脑卒中”。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脑梗死占脑卒中60~70%。
2008年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排名第一位的疾病死因,发病死亡率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据专家透露,脑卒中在35~64岁人群中30%在第一次发病时就失去生命,其死亡率比心肌梗塞高4~6倍,且致残率非常高,复发率也非常高。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及社会负担高等特点。据国家卫计委研究所报告,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高达400多亿元。随着慢性病发病年龄提前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仅脑卒中防控形势严峻,且它经济负担过大也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社会投入、家庭承受能力所难以应对的。因此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干预脑卒中刻不容缓。
为此,国家卫计委2012年在全国各地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部分三甲医院作为基地,共建设了300个脑卒中防治基地。百色市人民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即是在此背景下建立。
国家建立脑卒中防治基地,就是要以三级基地医院带动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中心、农村卫生院,指导各级基层医院,逐步建立病人双向转诊通道,广泛开展脑卒中早期筛查与早期干预治疗,以此构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体系。把脑卒中防治基地关口前移,建立多机构、跨学科、多部门协同防治和科研机制,建设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广泛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力求防止或推迟脑卒中发生,加大对贫困患者的救助力度。市人民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自2013年建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提升综合实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服务
百色全市400万人口,居住着壮、汉、苗、瑶、彝、仡佬、回等民族,是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交通不便,经济总量低,文化稍落后,人民群众生存压力大,卫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尖端卫生人才尚紧缺,脑卒中筛查防治任务重。
2013年,百色市人民医院成为国家卫计委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近五年来医院开展了艰苦工作。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部。办公室下辖急诊组、内科组、外科组、介入组、超声及影像组、麻醉及临护组、康复及保健组、培训组等各工作组。来到院内诊治的病人医院都要求各科紧密协同,同时保证绿色通道开放,让病人得到最好接诊,使治疗和康复效果最大化。为让基地脑卒中病人得到更好治疗,医院一部分重要设备升级,采购和引进当前最先进3.0T核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大C臂(数字血管减影机)等,极大助推了医院脑卒中基地工作开展。
医院还派出一批专家和年轻医师到北京、天津等地接受培训,有1名主任医师被聘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自治区脑卒中筛查与防控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1名年轻副主任医师被聘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邀请到自治区级专家到院开展技术指导,把右江区阳圩镇中心卫生院、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项目协作单位。
医院成立“脑卒中病人健康之家”,在门诊建立“脑卒中筛查门诊”,把脑卒中病人预防、筛查与治疗、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等作为脑卒中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病人咨询和提问给予良好解答。
在院内借助医院每月一次“老年健康大讲堂”,给老年人讲授脑卒中防治知识,让千百老人掌握与参与自身脑卒中防治。
医院还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以该院神经内科联合神经外科、超声影像科专家骨干成立脑卒中讲师团,到各县医院进行巡回培训授课和开展脑卒中义诊、查房指导等。截至2017年6月,讲师团已完成对全市十二个县区的第一轮讲座,第二轮讲座正在进行中。此外,还把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培训延伸到与百色近邻的贵州省望谟县、云南省富宁县和广南县的基层医院,共培训滇黔地区人员250人次。此外,还成功举办了二期桂西地区脑卒中防治培训班。在市人民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的指导帮助下,田东县医院还加入中国脑卒中中心联盟,将百色脑卒中基地筛查与防治工作拓展。2015年神经内科主任梁柯被表彰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先进个人。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生委脑防委再次指定百色市人民医院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聘任神经内科主任梁柯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注重防治结合, 形成一体化脑卒中防治体系
多年来,该院认真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先后设立了脑卒中筛查门诊,建立医院住院病人卒中信息数据库,并与国家卒中数据中心对接,完成信息上传8万多条,超额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筛查工作任务,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数据管理示范单位”称号。同时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重点科室以脑卒中项目的开展为契机,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及硬件建设,极大提高了脑卒中救治水平。
此外,医院还利用每年的“世界卒中日”开展脑卒中防治咨询、宣传和义诊。借助每年一度的“全国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平时的***义诊、各种专家下乡或上街义诊、到医院三家对口支援的县级医院开展脑卒中义诊,指导县级医院医生,当面向人民群众宣传脑卒中知识和接受病人与家属咨询。在百色城社区、医院还开展了脑卒中防治与干预工作,形成一体化脑卒中防治体系。
基地开始工作以来,共到各县区开展30场次的脑卒中培训或义诊,制作和发放脑卒宣传单3万余份。县级医院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20场培训,接受培训县乡医务人员1823人,接受病人或家属咨询12639人,在院内外共做10期脑卒中板报,2015年6月以来共进行脑卒中筛查登记7106例,社区筛查4000余例。面对面健康宣传教育7994例,随访480例,2015年以来平均每年完成450例左右脑卒中介入手术。
脑卒中防治基地也先后两次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支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综合超声科勇强教授、神经内科冯立群教授曾于2016年7月和2016年6月先后两次到医院进行脑卒中脑动脉超声筛查与脑卒中诊治相关知识专题讲座,共培训市人民医院和各县区医务人员300余人次的超声医学骨干和神经内外科医师,现场为脑卒中高风险人群进行颈动脉斑块B超检查与评价200余人次。
2017年初,“广西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启动会议”在南宁召开,由于在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工作方面的成绩,市人民医院和柳州市工人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一起被特别指定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市人民医院在筛查与防治脑卒中工作中有三个亮点:一是超额完成了国家卫计委给予的筛查任务;二是成功举办“百色市脑卒中巡回讲座”,把相关宣教带到基层,得到国家卫计委肯定;三是平均每年完成介入诊治手术约450至470例,并在急诊动脉取栓术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为有效降低百色市脑卒中发病率,下一步,市人民医院计划让脑卒中防治工作常态化,将各项工作做扎做实,为百色市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田东县朔良镇杏花村党员罗明舒免费向63户贫困户提供鸡苗,每户50~100只,并结对帮扶贫困户,对贫困户给予技术指导。贫困户饲养的第一批乌鸡出栏后,如果继续养殖乌鸡,他以...
田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