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东新闻 > 正文

对症施策收效大 结对帮扶暖人心 ——百色市人社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右江日报 2017-06-15 09:18   https://www.yybnet.net/

不久前的端午节,韦海莲和百谷村“老年合唱团”的团友们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台精彩的演出。

“合唱团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好政策,歌唱现在的新生活!”韦海莲是百色市田东县百谷村的扶贫专干,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莲姐”。

百谷村是典型的“红军村”。1926年,村里86户人家,85户都有人参加了赤卫军和红军。多年来,由于耕地稀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多种因素,百谷村的村民一直生活贫困。

像百谷村这样的村庄,在百色市还有很多。

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百色市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我们立足人社部门职能,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主动作为,用心探索,用情倾听,全力以赴地为民解忧。”百色市人社局局长黄龙瑞说。

精准施策挖“穷根”服务触角到基层

2017年1月,40岁的黎育军终于拿到了期待已久的电焊工职业资格证书。

“最困难的时候家里几个月都没有一分钱收入,看着老人和孩子生活得那么苦,我心里真的很难受。”黎育军一家是百谷村的贫困户,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一家人靠务农勉强维持生计。

2016年年底,黎育军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45天的培训,不仅让他掌握了专业的电焊技术,更像是打开了一扇人生新的大门。

“就像培训老师说的,我才40岁,人生还很长,应该好好学习技术,找份稳定的工作,改变家里老人和小孩的生活。”黎育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黎育军这样的贫困户是扶贫专干韦海莲重点关注的对象。

“这些人年龄不大,但文化低、没技术,是家里的顶梁柱,只有帮助他们掌握技术,找到工作,才能帮助家庭脱贫。”韦海莲说,近两年百色市田东县人社部门组织了多次技能培训班,深受村民的欢迎。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已经成为百色市很多村庄推进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

作为全国连片贫困地区,目前百色市仍有农村贫困人口51.4万,贫困人口的总数和比例居广西全区第一,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与主战场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百色市51.4万贫困人口中有29.9万劳动力,通过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获得稳定收入,这将是实现精准脱贫既立竿见影又功在长远的途径。”百色市人社局局长黄龙瑞说。

找准“穷因”,才能对症施策。

2014年,百色市人社部门将就业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创新性实施“123”就业工程,即搭建一个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用两年时间培养评选1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头人和1000名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头人;建立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三个信息库,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助力作用。

“123”就业工程,核心就是用精准服务夯实扶贫根基。

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的畅通,将人社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了最基层。

精准服务,才能收获实效。

截至目前,百色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精准职业培训超过10万人次,百色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已成为群众“足不出户,职位上门”的流动服务窗口,为村民搭起了“永不落幕的招聘会”。

创新一直在持续。

2016年,百色市与深圳市开展劳务输出对接机制,通过劳务协作,支持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和稳定就业,力求“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解困一家”。

2017年2月7日,百色市成功举行了首场深圳对口帮扶百色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首批共194名贫困劳动力赴深实现精准就业。

“我们主动对接做好深圳对口帮扶百色劳务协作工作,通过精确调查及时掌握全市贫困劳动力的详细情况,按照‘三来三往\’撮合对接机制,通过对求职贫困劳动力的‘求职清单\’和深圳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供给清单\’进行系统比对,做到人岗匹配的无缝对接,确保劳务协作精准到人到岗。”百色市人社局副局长杨志国介绍说。

开展“两后生”培训托起贫困家庭希望

2017年,李思祥当选百色市田阳县新立村副主任。这个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对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有着坚定的信念。

新立村是百色市典型的大石山区。“2008年以前,我们这大多是瓦房,土路、泥路,去趟县城还要坐过渡船。”李思祥说,实施***后,通过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等措施,新立村有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很多村民搬进宽敞的新房子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脱贫后再次返贫,这成为了新的难题。

“村里的脱贫发展,关键要让年轻人掌握技能、转变观念,这是根本所在。”李思祥道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

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托起贫困家庭未来的希望,这是百色市人社部门两年来积极探索的方向。

17岁的江家志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在2016年发生逆转。

“因为我家庭贫困,上初中时常被同学嘲笑,后来我就不再去学校了。”江家志的家在凌云县加尤村,辍学后他一度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2016年百色市与广西交通技术学院等9所技工院校沟通协作,全力推进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工作,这为江家志带来了人生新希望。

2016年9月1日,江家志走进百色市交通技工学校,开始了新的征程。

“学费、住宿费全免,连日常用品学校都为我们准备好了,真的让我们很感动。”江家志说,现在他一心只想学好技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2016年,百色市共有715名“两后生”通过人社部门的帮扶,走进了技工院校。

“这些孩子们从小面临着家庭的困境,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担当,让人动容。”百色市交通技工学校副校长张铭说。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百色市多所技校甄选出教学资源丰富、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供这些学生学习技能。

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学习技能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撬动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这是美好的愿望,更是人社部门的责任。

结对帮扶暖人心架起一座“连心桥”

2017年初,以“***满关爱,回家路上暖人心”为主题的送在粤务工百色籍贫困劳动力返乡过年活动温暖开启。

“我们组织634名百色籍在粤务工贫困劳动力乘坐‘爱心专列\’返乡过年,让贫困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家乡的温暖,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关爱贫困人员的良好氛围。”百色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黄振桓说。

情谊跨千里,扶贫暖人心。

主动担当,精细服务,让百色人社系统与贫困群众建立起了深厚情谊。

“我们主动担当脱贫一线标兵,在《百色市人社局开展百千万结对帮扶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中,确定了全市100个人社部门(市县乡机构)1000名干部结对帮扶10000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百色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韦敬新介绍说,2016年,百色市、县、乡三级148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336名干部积极投身结对帮扶工作,完成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4024人,自主创业296人。

俯下身子,用心倾听,让百色人社系统真正走进了贫困群众心中。

2015年10月9日,陈飞冀被派往田林县示甫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

在这个偏僻边远的村庄,陈飞冀一呆就是一年半,他走遍了村里每条小路,访遍了村里的每户人家。体重也从150多斤降到了120多斤。

“我住在扶贫干部家里,随时了解村里的情况,随时沟通解决贫困村民的难题。”陈飞冀说。

2017年5月16日,在百色市人社局的帮助下,示甫村生产用路正式开通。

扶贫专干黄世敏说:“陈飞冀书记和人社部门的同志,把我们贫困群众当作自家人,一心一意为我们解决难题。”

真诚的付出,收获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希望搭建起一座连心桥,把我们的知识、经验、想法转化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力量!”陈飞冀说。

(本文转载自《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年6月13日第一版)

新闻推荐

自治区调研组到百色市巡查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工作

本报讯(记者蔡明)6月12日至14日,由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自治区巡查调研组,在自治区纪委派驻自治区政协机关纪检组任组长的杨家庆的带领下,到百色市开展扶贫领域监督...

田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田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6244人退出低保2017-06-08 07:15
评论:(对症施策收效大 结对帮扶暖人心 ——百色市人社扶贫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