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江城镇架龙村是全镇最偏远的行政村,说到脱贫攻坚之后村里发生的变化,村支书蒙道华说,村里变“热闹”了。“热闹”源于家家搞产业,户户谋发展,你追我赶决战贫困的热火朝天场面。
精准识别后,架龙村是全镇唯一的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578人,占全村人口的35.16%。江城镇党委、政府与后援帮扶单位积极配合,加大对架龙村的帮扶力度。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成一家人,凝聚一条心,鼓足一股劲,同心同德决战贫困。2016年底,架龙村69户332人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14.81%,计划今年内完成整村脱贫任务。
一家人:结对子亲如一家奔富路
2016年7月,招商银行南宁分行选派许建军到架龙村担任第一书记。许建军共结对帮扶贫困户5户,根据每户的致贫原因和贫困情况,许建军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谋求脱贫。许建军共引导4户申请“以奖代补”,3户申请小额贴息信贷,3户发展养牛产业。目前,已有4户达到脱贫标准。
那坤屯梁文珠是许建军结对帮扶的一户贫困户。梁文珠养有两头牛,去年,在许建军的帮助下申报5000元的“以奖代补”。得知梁文珠的儿子梁耀缺少发展资金,许建军联系申请到5万元的贴息贷款,梁耀带着这笔启动资金到海南租地种植蔬菜,实现了创业梦想。去年5月,梁文珠读初中的孙子小梁因厌学辍学在家,许建军经过多次走访,与小梁家人分析利弊,做通小梁的思想工作,帮助小梁联系到田东职校学习汽修,并帮他申请到一年1500元的补助。就这样,帮扶干部许建军根据不同需求帮扶了贫困户一家三代人。
全村共46个帮扶干部,村主任李永寿说,无论刮风下雨,帮扶干部每个月都来,给贫困户送技术送发展送扶贫物资。在一帮一扶中增进感情,亲如一家。
一条心:帮扶单位与贫困户同心谋发展
架龙村正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已出售1000多只鹅及肉牛近20头,每头牛收入4000~5000元。合作社目前存栏117头牛,建成260平方米的猪舍,配套养猪100多头。
正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由7户农户组织成立,其中贫困户4户,已带动23户贫困户加入其中。社长黄金泽说,贫困户几乎白手起家建成合作社,这得感谢帮扶单位招商银行南宁分行。
脱贫依靠产业,招商银行南宁分行领导多次深入架龙村考察后,根据架龙村的实际情况,决定扶持发展养牛。2016年7月,招商银行南宁分行共投入10万元扶持建成正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腾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万元作为村集体投入参与分红,贫困户以牛或者“以奖代补”所得参与入股。
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路。正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前400米的泥路未硬化,车子开不进去,下雨天连人都不方便进出。卖牛只能将牛赶出来再过称。去年底,挂点帮扶单位田东县委政法委捐赠20吨水泥硬化了这段泥路,极大方便了合作社。年近半百的黄金泽说,要是没有这些后援单位的扶持帮助,贫困户成立合作社发展产业,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一股劲:一户一产业保长久脱贫
为保障长久脱贫,去年达到脱贫标准的那坤屯周斌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养殖肉鸡。公司提供饲料及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销售。每批肉鸡养殖5个月,周斌养殖的第一批肉鸡近7000羽4月底顺利出栏,总收入26万元。待养鸡场消毒放置满1个月后,周斌将购进第二批鸡苗。
那坤屯6户贫困户组织建成养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养猪场规模达2000平方米,计划近期养殖1500头猪。目前,合作社已完成办证等相关工作,等待拉好电后即可投入使用。至此,架龙村已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3个。
架龙村引导贫困户利用小额信贷与“以奖代补”政策,发展特色种养。全村超过80%的贫困户申请了“以奖代补”,用于肉牛、肉猪、肉鸡养殖及芒果种植等。现已逐步建立养牛、养猪、种植芒果、牛大力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模式,实现存栏养牛400头、养猪2000头、养鸡近万羽、种植芒果1200亩。贫困户通过自我发展或加入合作社的方式实现“一户一产业”的稳固致富保障。
新闻推荐
百色市一季度招商引资逾百亿元 1~3月,到位资金105.77亿元,同比增长17.46%
本报百色讯今年以来,百色市紧紧围绕“三中心两区一市”战略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四个转变”为抓手,一季度招商引资逾百亿元。一是由被动工作到主动工作的转变,一季度实现到位资金“开门红...
田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田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