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东讯 2月27日,走进田东县林逢镇民族村单同屯,但见一个个棚子立在林木茂盛的山腰,一声声鸡鸣回荡在山谷。“这些都是鸡棚,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年来,许多群众发了鸡财,这得益于有一个好的领路人。”第一书记鲍荣根介绍道。
这个领路人就是返乡农民工兰玉恒,他于2015年2月成立泓倡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6个,带动100多户农户养鸡,年出栏肉鸡、童鸡、鸡苗25万多羽。今年,他计划在民族村六定屯、六逢屯、六鸡汉屯等设立土鸡养殖分社,扩大养殖规模。
在田东,像兰玉恒一样返乡创业,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事例很多。近年来,该县每年约有8万名农村劳动力到县外务工。为用活用好这些资源,该县出台新措施,做好服务,吸引农民工带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信息等生产要素返乡创业,以带动更多的农户就近就地创业就业。
返乡农民工黄金旗返乡创办思林镇定阳村火龙果合作社,投资3000多万元,流转定阳村、广养村389户农户土地,建设1200亩火龙果产业核心示范基地,配套建设年存栏1000头优质肉牛养殖繁育基地示范场和占地约200亩集休闲、采摘和垂钓为一体的农家乐基地。有80多个返乡农民工长期在该基地打工,并吸收163户贫困户以资金和劳力入股合作社实现分红。定阳村村支书黄光俊说:“在黄金旗的带领下,我们村2016年脱贫了。”
田东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基础设施服务、金融服务等。以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出了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设立贷款担保基金,为农民工创业贷款担保,解决了农民工融资难的问题。
思林镇可恒村返乡农民工隆茂坚创立了田东隆祥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向田东县助农担保公司申请担保,先后得到贷款340万元,解决了融资难问题。合作社采取“合作分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深受农户的欢迎。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分社21个,2016年出栏肉兔26万只,产值达1425万元,利润412万元。合作社有效带动了300多户贫困户养兔,如思林镇坡塘片区的邓海、义圩镇的韦蓉芳等贫困户,通过养殖兔子,不仅脱贫,还富起来了。为此,合作社获评为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田东引导和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挥优势,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抱团发展,着力发展高效经作、优势畜禽、特色水果、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产地加工、高效林业等产业,全县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截至今年2月,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75家,数量居百色各县区第一。在合作社带动下,自2015年以来,全县有1.8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有近2万人返乡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9元,增长11.7%。
为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如今,田东正利用深圳对口帮扶的良机,着力实施转移就业培训计划项目,依托深圳方资金支持,以田东职业技术学校为平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争每年培训10000名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与此同时,该县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为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韦文孟 黄大信 滕 敏
新闻推荐
强基促发展 旧貌换新颜 ——田东县平马镇梅宁村***工作侧记 □兰 海
近日,笔者在田东县平马镇梅宁村看到,崭新的水泥路取代了过去尘土飞扬的泥土路,犹如一条纽带,将村庄与外界连接。“去年村里大变样,水泥路通村入屯,产业路直达田间地头,富民产业发展壮大,村里环境干净整洁...
田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