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大女儿离家外出务工,读大学的小女儿收拾行囊上学去,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大板村偶井屯的甘益烈也正式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
入户精准识别时,甘益烈家因学致贫被列为贫困户。去年,为了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甘益烈选择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但50岁的年纪,加上没有技术,甘益烈的务工收入并不高,一个月的工资除了补贴上大学的女儿生活费用,并没有太多余额补贴家里。
此路不通走彼路,去年,在小额贴息贷款和以奖代补等惠民政策的吸引下,甘益烈返家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从自己熟悉的种养开启脱贫路。
资金够,干劲足。甘益烈的第一批种养规模不小,除原来自家的2头牛外,他还养了4头母猪,30只羊,还利用县里免费发放的芒果苗种上了5亩芒果。
这些特色种养承载着全家人的脱贫希望,在甘益烈和爱人的精心管护下,猪肥羊壮果树绿。2016年,通过养母猪卖猪仔这一项就给他们家带来了4万多元的收入,加上以奖代补等收入,甘益烈去年全家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各项指标达标,顺利成为第一批脱贫户。
顺利脱贫是甘益烈一家去年的愿望,如何长久脱贫成为他们家今年的新愿望。尝到种养甜头的甘益烈说,家里现在已经建了近百平方米的猪舍,养了4头母猪,还打算养30头肉猪,并将在山上建个羊舍,牛羊都放养在山上,不用投入饲养成本。
甘益烈盘算着说,4头母猪一年就有4万元的收入了。当我们问养的羊和牛大约有多少收入时,甘益烈不假思索地说:“羊和牛都不卖,留着繁殖了再扩大规模。”显然,如何巩固脱贫奔小康于甘益烈而言,早已了然于胸。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重视通过自治区政协会议平台开展协商,关于《大力扶持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发言材料被安排在大会上第一个登台发言;《关于加强乡村路网建设及管护工作的建议》和《关于加快...
田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田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