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东讯“多亏有好政策扶持,不然哪有平略村兔子养殖场呢?再加上易地入股发展火龙果和香蕉种植,今年起,我们贫困户可从这几项合作产业中获得红利,人均元左右。”日前,作登瑶族乡平略村陇黎屯贫困户何英语激动地说。
何英语所说的好政策,就是该县出台的《资产性收益扶贫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受土地、交通、水利等产业发展要素所限,针对基础薄弱、成本投入过高的贫困村产业难以发展的现状,作登瑶族乡探索出了“引导基金+”的资产性收益扶贫模式。
所谓“引导基金+”,暨以村为单位,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备案,成立村级“扶贫帮扶协会”,会员均为本村所有贫困户。“扶贫帮扶协会”依据《田东县资产性收益扶贫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向田东县现代农业投资公司申请农发行贷款,设立村级“资产性收益扶贫引导基金”,村“扶贫帮扶协会”结合当地实际,充分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后,决定对扶贫产业发展的项目与合作的方式进行选择。
平略村“扶贫帮扶协会”理事长黄辰介绍说,该协会于今年1月成立,并在4月申请到了资产性收益扶贫引导基金万元后,采取就地发展原则,通过“引导基金+合作社”模式,用万元“引导基金”入股田东隆祥兔业合作社,建成了隆祥兔业平略养殖分场。同时,采取易地发展原则,通过“引导基金+公司”模式,用万元“引导基金”入股田东尔能农业开发公司,用万元“引导基金”入股田东思林镇真良火龙果。合作社和公司分别以只商品兔、亩香蕉和8亩火龙果销售额作为平略村扶贫帮扶协会入股应得利润,预计协会年均收益达万元。扶贫帮扶协会将所得收益的%留置用作村集体经费,收益的%按“扶贫帮扶协会”在册会员人数比例进行再次分配。
“将资产性收益扶贫引导基金入股我们农业经济实体,能有效避免贫困户‘单打独斗\’经营带来的投资风险,确保贫困户家庭收入有增加,养殖技术有长进。同时也给我们解决了合作社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提升我们产业的规模化,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田东隆祥兔业合作社理事长隆茂坚如是说。
作登瑶族乡类似平略村地理条件环境的村有9个,目前,有陇桃、坡教等2个村也相继开展“引导基金+”扶贫产业发展模式。
“下阶段,我们将完善明确资产性引导基金的申请、管理、使用和监督主体,规范各项流程、收益期限和利润分配比例等事项,保证合作双方的权益。”田东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年,该乡将争取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扶贫产业发展的攻坚步伐,为田东县乃至百色市提供“引导基金+”扶贫产业合作发展的样板。
□王安华
吴娇娇
新闻推荐
田东县思林镇兰芳村地处大石山区,是贫困村,现有贫困户64户。日前,笔者走进兰芳村爱史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新农村景象——错落有致的小层楼房、干净宽敞的水泥屯道、整齐曲直的农田围栏、碧绿清澈的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