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群舞《坡岜》表演现场。□本报记者 卢 飞摄
“咚、咚、咚……”在舞蹈演员的奋力敲击下,系着金黄色彩带的鼓槌落下,节奏感强烈的锣鼓声逐渐响彻四野,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月日时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金锣舞,在百色高中礼堂拉开了市第四届文艺汇演田东县专场演出的序幕。
“开场的金锣舞非常震撼、大气,这让我对后面的节目充满了期待。”刚观赏完序幕《鼓舞田东》的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职工许慧琳激动地说。
“田东是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时,建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的地方,田东大地沐浴和闪耀着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的光辉,‘鼓舞田东\’这台晚会是田东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展现田东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引,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用百色起义精神鼓舞群众,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开拓脱贫致富道路的艰辛历程而创作的。”晚会总导演、田东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局长苏华介绍,整场晚会所有节目均为田东县文艺工作者原创,从策划到创作再到编排,历时3个月。
“扶贫需要激情。所以我们第一篇章为《激情飞扬》。”苏华告诉记者,在田东,除红色革命精神引领着田东各族人民勇闯脱贫奔康路外,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为田东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所提出的“做好五篇文章”“解决五大问题”“希望老区孩子个个都有出息”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也一直鼓舞和激励着田东各族人民奋发进取,不断进步。跳跃、旋转、扎马步,舞台上男子群舞《坡岜》(“坡岜”壮语中意为“山坡”)正精彩上演,一组组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富有张力的舞蹈动作,充分展现了田东人“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作为“中国芒果之乡”的田东县,在扩大芒果种植规模的同时,着力建设反季节芒果生产基地、观光果园及精品芒果生产基地、凯特芒优质芒果生产基地、出口创汇芒果生产基地等优质芒果基地,促进了田东芒果产业不断升级发展,带动一大批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因此,每到芒果收获的季节,田东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晚会第二篇章《芒果飘香》中的舞蹈《采芒欢》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田东人民在芒果丰收季节里,采摘芒果的场景。舞台上,表现着丰收喜悦的舞蹈,配上LED屏幕上田东一片片翠色欲流的芒果林、一筐筐肥硕的芒果、一张张果农们灿烂的笑容,着实让现场观众感受到那丰收的喜悦。
“扶贫路上有你有我,共患难同欢喜,扶贫路上有你有我,精准攻坚齐努力,小康路上在一起……”歌伴舞《扶贫路上》的歌词照进现实,配上LED屏幕显示的田东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场景,把一同努力奔走在扶贫路上的田东县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如实展现出来,让人心有感触,为之动容。
田东县是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和广西特色文艺之乡,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文艺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目前,瑶族金锣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族唐皇、壮族排歌、蔗园歌、邕剧、师公舞、彩调等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晚会第三篇章《百花绽放》向广大观众展示了闪耀着上千年历史光芒的田东民间文艺。如由田东县民间艺人以节奏韵律独特的田东壮话快板表演的节目《脱贫致富》,就充满了浓郁的田东民间文艺气息。
“通过观看这场晚会,我知道田东在扶贫工作中做了很多的努力,我衷心祝愿田东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学生农小玲在晚会现场表达了自己对田东的美好祝愿。
“我们拥抱春天,我们歌唱春天,我们祝福人间……”尾声《春天的旋律》为晚会画上了圆满句号。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9月10日,西部计划田东县项目办“童学有我”公益助学服务队在朔良镇政府干部的陪同下,在该镇那娄村平力屯等地开展实地走访和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共走访贫困户4户,收集了4名贫困学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