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东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田东县把促进贫困户就业创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差异化帮扶措施,做到因人送岗、因需送技、因类施政,为贫困户就业创业牵线搭桥,贫困户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增强了致富的信心。
开展贫困户就业精准对接行动。针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经过了解其就业意向,组织相应的用工企业深入乡镇进行对接,以提高转移就业的精准度,实现精准调查、精准帮扶。7月和8月,先后在县城、义圩镇、印茶镇、思林镇、作登瑶族乡、朔良镇开展了6场转移就业精准对接会。据统计,累计有7家本地用工企业提供近400多个用工岗位,到场参加对接的贫困业户劳动力735人,达成用工意向189人。同时,对有用工意向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精准跟踪,掌握其用工去向,为其提供后续服务。
出台贫困户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为了促进贫困户就业、创业,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出台了《田东县促进贫困户就业创业的若干规定》(试行),有创业的贫困户和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在财政扶持、税收、产业扶持、就业培训等给予倾斜。如对本县企业招用贫困劳动力的企业,给予10万元/人的财政贴息贷款;贫困家庭优先纳入本地企业新型学徒培训范围,财政部门按照每个学徒每年4000~6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等。贫困户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激励了广大贫困户创业的热情,促进了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实现了贫困户增收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截至8月,已完成各类职业培训1350人(含创业培训135人),其中有贫困户劳动力246人参加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完成1483人,各乡镇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054人。
强化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县、乡(镇)、村三级网络,有针对性地对有“两后生”贫困家庭进行宣传动员,同时印发宣传资料8000多份,确保宣传工作覆盖到每一个贫困户,做到家喻户晓。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学校,深入村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应届、历届“两后生”进行精准摸底调查,认真填写汇总调查登记表。成立专门工作组,积极配合结对帮扶院校(广西工业技师学校),深入各乡镇召开招生对接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走村入户等方式,帮助广大学生及其家长了解“两后生”职业培训政策,同时现场发放录取通知书。8月28日,已将93名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贫困家庭“两后生”送到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学习。
□鲍荣威
黄美婵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田东县妇幼保健院干部职工挂点帮扶思林镇丰马村和真良村76个贫困户。近日,该院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时了解到,丰马村还有11个贫困户22个人因经济困难或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