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东讯
日前,中国共产党田东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站在新起点,着眼新高度,为该县未来5年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吹响了新的前进号角,号召全县人民坚持初心,攻坚克难共同为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今后5年,该县要主动融入广西“三大定位”,全力打造中国—东盟和泛珠江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全力争当“开放发展的示范、深化改革的示范、生态经济的示范、脱贫攻坚的示范”,站稳广西县份第一梯队,为全国全区提供老少边山穷地区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田东样板”。力争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9亿元,年均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达56962元,年均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19亿元,年均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4201元和15420元,年均分别增长9.5%和10.8%。县城建成区达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突破20万,城镇化率达42%以上。
全面治理贫困。今年,田东县是全国第一批、广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预脱贫摘帽的国定贫困县。该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按照精准脱贫“十个到村到户”的要求,通过扶持产业、基础设施、教育扶智、低保兜底、医疗救助、移民搬迁、转移就业等“七个一批”精准施策,坚决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为全面治理贫困,该县制定了脱贫攻坚三步走的目标:到2016年底在全区率先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到2017年,实现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科学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全县人民共圆小康梦想。同时,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六大体系”,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式发展,推进教育扶贫,完善因病致贫、返贫防控体系,依托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带动就业等方式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激发发展活力。坚持改革创新,为加快推进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及各类不动产权登记颁证工作等农村产权改革;完善“农村产权+社会资本”的产权模式,探索和推广土地等资产资源作价入股,政策项目入股,以现金、设备、技术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盘活集体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理顺金融机构的支农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村镇银行、创业投资企业和小额贷款公司,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探索批发性金融资金机制;完善农村金融担保机制;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发展信用保险、保证保险,推广保险保单融资模式;扩大贷款资金支农范围,加强农村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统筹好农业经营体制、行政体制、县级公立医院、国有企业、司法体制等各项改革协调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发展,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广西落实“三大定位”等重大机遇,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动工业、交通、物流、科技、信息、人才及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统筹产业协调发展。把产业强县作为推动田东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第一产业,做优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注重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合力拉动全县经济稳定增长。推进农业由大到强,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一带两翼一区”农业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打造右江河谷重要农业带、南北两翼山区特色农业带、南部石漠化生态经济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全县25度以上山坡实施退耕还果还林;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加快打造农业4.0。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田东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加快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和轻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培育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生态铝锰等三大产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核心产业链,全力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坚持发展高新技术类精细化工及科技创新。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总量,加快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进农村等产业发展,规范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加大发展特色旅游业,如以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为核心,延伸改造周边古街,建设平马百谷、那恒红色文化景点、思林真良小平故居、印茶巴麻黄绍谦故居等,加快龙须河、龙潭灵湖、棋盘滩、莲花山等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特色旅游景区。
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狠抓节能减排,加快大污染产业的关、停、并、转步伐,加强污染治理,实现结构性减排;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引进光伏、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成果,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全面建设环境洁美、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新型乡村。
大力保障民生。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卫生、道路、水利、电力和交通、通讯、宽带网络和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危房改造、城乡公交一体化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扩大广播、电视、互联网有效覆盖,加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惠民力度;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抓好田东一小改造、田东四中迁建和城北小学、城东小学的新建工作;改善教师及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住宿条件;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幼儿入园补助、高中生免学杂费项目,与全区同步实现15年免费教育。同时,通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等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莫海燕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田东县思林镇新圩村紧紧盯住整村脱贫摘帽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出实招,求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帮扶队伍精干有力。挂点的县领导深入调研,指导该村理清发展思路和制定脱贫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