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有福展示20年前唱山歌赢来的定情信物
□本报记者 周厚雪 胡 珺 通讯员 韦文孟 麻文革 文/图
2012年,覃有福家族中有5人登上了林逢镇第一届唐皇艺术节的舞台,用地道的唱唐皇(唱唐皇是田东壮族群众自古流传承下来的一种古老民间坐唱艺术形式,用当地的状语吟咏演唱,壮族俗称唱唐皇或唱唐皇调,唱唐皇在壮语中的意思是讲述唐朝皇帝的好故事)为全县的父老乡亲演唱,赢得满堂喝彩。覃有福家族中的这5人,全是地道的农民,却能在全县瞩目的大舞台上表演,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没想到,覃有福还真有点本事,唱着唱着就能上台了,大家都觉得他‘歌王\’的称号当之无愧。”覃有福爱唱歌是出了名的,人们私底下都说他,“不好好说话,想说什么都要靠用唱歌来告诉你。”今天,记者带你了解痴迷于歌唱的覃有福,了解他爱唱歌背后的故事。
记者一行驱车来到田东县林逢镇德利村局苗屯的覃有福家时,覃有福正一边哼着歌一边和妻子做饭。看到记者来访,覃有福赶紧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开口就来了一首迎客歌:
今天贵客到我家,
没有好饭没好茶。
贵客不嫌还夸奖,
一杯薄酒表感想。
一首歌后,覃有福将自己和壮族唱唐皇的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从小就有唱歌天赋
覃有福自小就跟着爷爷和爸爸学唱唐皇和嘹歌,“去做工的时候爸爸唱什么,我就跟着唱什么,我学得快,一两遍就学会了。”覃有福歌唱天赋极高,8岁的时候他唱的嘹歌和唐皇调几乎和大人一般。
到了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覃有福基本能看见什么就随口唱出。
唱唐皇是用当地的壮语演唱,但并非会说当地方言的人都能唱,唐皇调主要为七言,每一首歌都是情景和意境的浓缩表达,不仅要求对仗工整,还讲究押韵,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刚读初中的覃有福往往能出口成歌,这让父亲覃国文很是意外。“以前只知道他学得特别快,没想到他还会自己唱新歌(自创歌词)。”
“你没有正式地学过写词,怎么能随便张口就来呢?”记者表示很疑惑。
“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自己琢磨,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想着如果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会是什么样的,想得多了,自然而然就唱出来了,”覃有福坦诚地说,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但是天生就觉得唱歌写词对他来说并非难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会了。”
以歌赢得女孩定情信物
唱歌给覃有福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他年轻时,十里八乡的群众都喜欢以歌会友,青年男女更是用唱歌的方式寻找自己心仪的对象。
令覃有福印象最深的是,20年前在林逢镇祷午村(当时是祷午乡)的一次赶集对歌中,一个女孩因为被他的歌声感动,当即送了他一双布鞋作为定情信物。虽然最后覃有福未能和这个女孩走到一起,但能用歌声赢来芳心,他一直把布鞋留作纪念并保存至今。
“年轻的时候谁不爱表现啊,自己又特别爱唱歌,所以当时还是有蛮多女孩子都中意我的。”覃有福今年50岁,虽然在歌圩场上唱歌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样子,至今回想起来,还是让他觉得特别骄傲。
对方歌声断他独孤求败
“唱歌不给歌声断,歌声一断就分出歌手的高下。”覃有福说,对歌是唱山歌最常见的形式,每逢节庆或赶圩的日子,山歌爱好者团聚一起对歌,或唱亲情,或唱友情,或唱爱情,不管唱的是哪一种,一般不会相互计较对方唱得是好是坏,最基本的要求是歌声不断。“歌声在你这断了,说明你被对方比下去了,因为你接不了对方的招,歌声没有再响起,你就是认输了。”覃有福说,对歌考验的是歌者的智慧和勇气,因为都是现场临时发挥。年轻的时候,覃有福曾看过一些前辈对歌一天一夜歌声不断的情景。那时候覃有福就憧憬着有一天自己有机会参与斗歌,这个愿望后来虽然实现了,但是他却一直觉得有遗憾。
“现在的人唱歌都不会斗那么久了,几轮下来,歌声就断了,你都还没唱过瘾,对方就开始和旁边的人聊天了。”覃有福参加过很多次活动,每次都有人邀约对歌,但是让他稍遗憾的是,歌声断得太快。
“现在如果哪个想对歌,我绝对奉陪到底,不给歌声断,唱几天都没问题。”说到一直未曾完成实现自己的斗歌梦,覃有福有种独孤求败的感觉。
出口成歌歌成河
“到现在你一共创作了多少首歌?”记者问。
“哦!那没有办法统计咯,很多歌我都没有留下来,唱完这首,下一首新歌很快又出来了。”说着,覃有福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跑上楼,不一会,抱来一堆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的都是他自己创作的歌词。“就这些估计应该超过一万首了,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最多只占我写的歌词的五分之一。”覃有福说,他平时唱歌都是见山唱山,见水唱水,见人唱情,不仅如此,农事家事邻里事,他都能用歌声表达出来,但是很少记录下来。目前覃有福留有的记录本,是他有空在家休息时想到的歌词,因为正好手边有笔就顺便记录下来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他为一些活动表演特别创作的。
没有正式地学过写歌,覃有福却能无师自通,如今更是满腹山歌唱不完,只要有情境,便能出口成歌。
唱唐皇传承有望
因为爱唱歌,会写词,覃有福在当地小有名气,甚至接到一些活动的邀约,邀请他将政府出台的政策编成嘹歌或者唐皇到乡下传唱。比如计生、征兵、农村合作医疗等,让村民们在歌声中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
覃有福能歌善写词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引起了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2012年,覃有福被当地文化部门授予“田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唐皇传承人”称号。
覃有福的本职工作是兽医,白天,他要走村串户去工作。现在工作之余,覃有福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唐皇文化发展上。“下个月就是我们镇的唐皇文化节了,现在一有时间就要赶到镇里看看艺术团节目的排练情况,给他们提一些建议。”覃有福说。
覃有福出生在一个有着唱唐皇传统的家族里,曾祖父、祖父以及父亲和伯父都是唱唐皇的家族传人,到他这里算是第五代了。覃有福有两个孩子,但让他稍有遗憾的是,两个孩子完全没继承他爱唱歌的基因,“两个孩子都不喜欢唱歌,对嘹歌和唐皇更加不感兴趣。”覃有福告诉记者,家族传下来的唱唐皇在他的眼里是很宝贝的东西,希望得到更好地传承。
“我有个侄子还蛮喜欢唱唐皇的,每次我去演出回来,他都叫我放碟子给他看,我打算培养他接触嘹歌和唱唐皇。”虽然自己的孩子并不热衷于自己喜欢的文化,但家族中还有人对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这让覃有福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新闻推荐
老人的家门前写着“千年不见记者来”几个大字 《百色早报》5岁了,我在她快要满周岁的时候加入到她...
田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