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抽空回老家田东县义圩镇。车过义圩街不久,就看到路边的小溪里那一群群神态俊逸体态丰硕的绿头鸭,在灿烂的阳光下或随波逐流,或在岸边悠闲地梳理光洁的羽毛,这就是有名的义圩香鸭。
义圩香鸭美味,几乎人人喜爱。香鸭的吃法有多种,鸭肉爆酸笋,“相看两不厌”;炭火烤鸭,则“落霞与孤鹜齐飞”。每一款烹饪方法就是一首诗。白切香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鲜味直指人心。
义圩白切香鸭,是最经典也是最受欢迎的吃法。宰杀干净的白条鸭,放在锅里,加姜片,烧酒和盐,慢火水煮到断生刚熟就可以出锅。白切香鸭的好处是能保存天然,最大程度的彰显香鸭醇香、鲜甜的原味。夹一块厚厚的白切香鸭脯肉,点上酸梅紫苏鸭酱,放进嘴里,先是一丝紫苏的香味回旋于鼻腔,然后一缕柔顺的酸梅的酸味漫过舌头,紧跟着一股浓郁的鲜甜味四处弥漫,层次分明地冲击味蕾,让人无法拒绝,初次尝到的人往往会大吃一惊。把一只香鸭煮到恰到好处的鲜醇,把一碗鸭血配上酸梅、紫苏叶煮成香气四溢、绵柔细腻的鸭酱,其秘密掌握在义圩人的手中。鸭肉配鸭酱,这种香、鲜、酸、甜混合的味道,从懵懂少年到沧桑中年,一直萦绕于我心头。这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
烤香鸭也是不错的。做烤鸭一定要用肥胖的大个香鸭。这样烤出的香鸭外形丰腴饱满。烤出炉后颜色鲜艳,色呈枣色,呈“落霞”状。吃起来皮脆肉嫩,鲜美酥香,不肥不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说的是北京烤鸭。因为这句话,我在北京旅游时,曾经去全聚德尝烤鸭。服务生把一碟烤鸭轻轻放在我面前时,一股陌生的、令人疑惑的香气幽幽飘来。黄灿灿的烤鸭皮,带着皇宫的奢华气。夹一块脯肉,点上甜酱,入口发现像是在咬柚子皮,口感干枯,淡而无味。如果这样的东西也算美食,我一点都不羡慕北京人。北京皇城,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要吃到地道的烤香鸭,还得到民间寻找。当然,在义圩吃香鸭也是有讲究的。鸭肉上桌,首先把细腻绵柔的香鸭肝夹给老人,再给最小的小孩夹上硕大的鸭腿,这是习俗。在筷子上悠悠颤动的片片肥鸭肝和沉甸甸的鸭腿,承载了浓浓的敬老爱幼情。□韦仕信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
村民凌某承包村集体土地种植甘蔗,因拖欠承包费,村小组强行砍卖其甘蔗以抵扣承包费。凌某不服,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其损失。近日,田东县人民法...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