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县果化镇独石滩北安宁屯东,有一座香火挺旺的农秀庙。几百年来,这一带流传着平果壮族嘹歌《保房歌》与这座古庙的动人传说——
传说右江南岸都督庙附近的村子里有位叫农秀的后生,勤劳俭朴,心地善良,从小就喜欢唱歌。那年春天,他到独石滩北一带捉蛤蚧,听到天籁一般的嘹歌声,就迷而忘返,便在这个叫狮子垌的平川里安家,几年后,他成为出色的嘹歌歌手。他不用歌本,也可以把《保房歌》一句不漏地唱完。
四五十年之后,他儿孙满堂。这些年来,附近许多姓农的人家相继搬迁到这里定居,成为一个村子,叫狮子屯。农秀过70大寿时,这个屯已发展有19户人家。那天晚上,传来了邻近村屯有人死于瘟疫的消息。农秀想起了《保房歌》里有一首是这样唱的:“北满梅列欧,北满沟列放,放爹贝卡沟,欧爹累独腊。”歌词里说的“北满”(壮话谐音)是当地一种野菜,分木本和藤本,木本的叫“北满梅”,藤本的叫“北满沟”,这首嘹歌的译文大意是:“是木北满的就要,是藤北满的就留下来,留下它作藤用,留下它驱赶瘟疫。”于是,农秀就连夜去劝告乡亲们,要按照《保房歌》里的说法,用藤北满当菜吃,预防瘟疫。可是,屯里的人没有听他劝告,而是去庙里打斋,以求得神灵保佑。农秀无奈,就独自一家人用藤北满和其它几种能防病治病的野菜煮了当菜吃,预防瘟疫。
十几天之后,狮子屯果然和附近其它地方一样,许多人相继死于瘟疫,有的一夜之间,全家人灭门死绝,而农秀一家人却安然无恙。再过几天,屯里其他人也死了,唯独他一家三代17人逃过一劫。显然,《保房歌》成了他们的救星,以藤北满为主的“菜单”,是他们死里逃生的保护神。
遭受这场瘟疫浩劫之后,农秀一家就搬迁到狮子屯东约三里处另辟新村,起名龙谷屯,居住下来。农秀告诫全家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保房歌》和北满沟之恩赐,要世世代代传承《保房歌》,让乡亲们懂得藤北满的神奇功效。”他说罢,就回到狮子屯原来那间屋子里日以继夜,用土俗字抄写《保房歌》,叫子孙们到各地分发给乡亲们传唱,宣传以藤北满为主药“累独腊”处方的特殊功效。
农秀75岁那年春天,又一场迅猛异常的瘟疫流行于右江、九龙山一带。事前,三层岗、雷感等地几十个村屯的乡亲们,遵循农秀的吩咐,按照他的药方,对瘟疫做了充分的预防工作。这次瘟疫来袭,这些地方没有死一个人,而其它地方的瘟神则“杀人如麻”,不少村屯“路无脚印村无人,死尸累累向黄昏”。这样,三层岗等地的乡亲们,对农秀敬之如神,爱之如父,念念不忘他的救命恩德。农历四月初八,是农秀的生日,那天,人们约定前来给他祝寿,推门进去一看,见他伏在那本抄写没完的《保房歌》上无疾而终。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农秀传承《保房歌》之功和救命之恩,就在狮子屯原址上建起了这座农秀庙,并把狮子垌改名为农秀垌,一直沿用到现在。近年来,农秀庙由安宁屯的百姓修复管理,香火颇为兴旺。上个世纪中叶之后,右江一带瘟疫疫情基本绝迹,不知是谁把那首嘹歌最后一句改成“欧爹斗核老”(要来箍木耙),一直传唱到今天。
新闻推荐
本报平果讯今年是平果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决战决胜之年,平果县四塘镇结合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进一步补齐文明创建短板,为该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添助力。开展破损广告...
平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