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核心提示:汪伯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色工务段工长。他参加工作21年,独创“1米1量”的工作方法,坚持线路病害整治标准“高一档”,由他带领的工区,线路质量稳居百色工务段各工区前列,担任工长10余年,他先后将6个后进工区带领成为先进班组,赢得了“神奇工长”的美称。
匠心金句:“工匠”就是要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淬炼技艺,做好“传帮带”,把“工匠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他,与道尺相伴21年。在工作上勇于担当,技术上精益求精。他独创匠人工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先后将6个后进工区变成先进班组,为提升山区铁路线路质量,确保旅客平安出行、货物运输畅通作出了贡献。他,就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色工务段工长汪伯华。
守护钢轨健康的“铁路医生”
1993年10月,21岁的汪伯华来到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二处,成为一名铁路建设者,并参与南昆铁路米花岭隧道建设。
“那时的大西南还是重重大山阻隔的闭塞之地,沿线群众住的都是破破烂烂的土房,真是穷啊。”回想起修建南昆铁路、建设大西南的日子,汪伯华感慨万千。从那时起,这片土地变成了他心中长久的牵挂。
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铁路沿线需要大量线路养护工。“招贤令”一出,便触动了汪伯华内心深处的那份牵挂。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于1998年7月成为了一名线路工。
南昆铁路所经地区,地形复杂,线路病害多发。为了确保线路质量达标,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汪伯华始终坚持“抓住关键、干在要害”的科学方法,精细养护线路。
按照工务段要求,线路轨距容许偏差管理值是+6毫米、-2毫米,轨距变化度(率)是2‰,汪伯华把这个标准提高到+1毫米、-1毫米、1‰,并按这“三个1”的标准,对线路进行全面整治。按照验收标准,必须做到“3米1量”,汪伯华则提高了标准进行“1米1量”。
“三个1”和“1米1量”是汪伯华独创的工作方法,更高的标准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每整治1公里线路,至少要弯腰1000多次。长年累月地弯腰跪地测量,汪伯华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膝盖上尽是老茧,但线路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在“汪伯华式高标准”的严格要求下,汪伯华带领的工区,轨检车平均每公里扣分很快就从几十分降到几分,线路质量稳居百色工务段各工区前列。如今,汪伯华的工作标准已在全段推广。
对一切线路问题“零容忍”
“对工务人来说,线路病害就像进入眼睛里的沙子,不除掉就不舒服。”带着这样的职业“洁癖”,汪伯华在工作中坚持对一切线路问题“零容忍”,对再小的线路病害也要第一时间“医治”好。
汪伯华在兴义线路工区当工长期间,有一天,巡线工刘胡宝巡道中发现6号道岔左侧两颗螺帽断了,可他身上只带了一颗螺帽。换了其中一颗螺帽后,刘胡宝打算第二天再来换另一颗。当时,汪伯华刚好经过,了解事情原委后立即让刘胡宝在现场看守,然后自己跑回工区取新螺帽来换上,确保行车安全万无一失。
还有一天晚上,贵州兴义气温骤降到零摄氏度,作为工区工长的汪伯华忙碌到凌晨。回到宿舍刚躺下来,被子还没有捂热,他就听到列车通过接头时发出的异常声响。汪伯华立即拿起照明灯跑到现场,经过仔细排查,他发现调车线的钢轨有一个接头夹板已经裂断,情况十分危急。汪伯华当机立断,马上采取防护措施,换上新配件,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明天安排什么任务、要采取什么方法、哪个人负责哪项工作……这是每天晚上入睡前,汪伯华都要考虑的问题。对管辖的线路设备,他从最关键、最困难的处所入手,先把重点地段整治好,再整治其他地段。每处理一处线路病害都是高于段上下达的技术标准要求,真正实现了“干一处、保一处、稳一处”。“只要坚持科学作业,坚持执行严格作业标准,坚持苦干实干,没有养不好的线路。”汪伯华始终认定这个理儿。
带队有方的“神奇工长”
由于长期超饱和运输,永乐线路工区管内线路翻浆地段多,病害整治难度大,线路动静态扣分一度位居百色工务段末尾。2012年10月,汪伯华临危受命,被紧急调往永乐线路工区担任工长。
这样的 “救火”,对汪伯华来说已是第六次了。2006年7月以来,他先后担任岩龙、田丁、沙厂坪、兴义、冗百线路工区工长。虽然这些工区的线路设备差,每月排名几乎都是全段倒数,但他总能在两三个月内把这些后进工区变成先进班组。
汪伯华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令所有干部职工都感到惊讶。有人说:“汪工长神啊,去到哪里,哪里就是先进。”可是汪伯华从不觉得自己具有超能力,在他看来,没有带不好的职工,只有不会带职工的工长。而“真情沟通、不怕吃亏、乐于奉献”便是他带队成功的秘诀。
田丁线路工区有一位老职工身体不好,长年生病在家,汪伯华每次回百色,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他;岩龙线路工区有一个劳务工的爱人患了重病,需要一大笔住院费,汪伯华便组织工区职工捐款,并带领职工到医院看望,感动了工区的所有劳务工……
“干的活比别人多、懂的业务知识比别人多、留守工区的时间比别人多。每逢节假日以及进入雨季防洪时段,他都会主动留守工区,既给现场安全‘加了一把锁’,又把跟家人团聚的机会留给了其他工友。”汪伯华的徒弟刘楠这样评价他的师傅。
2015年,以汪伯华名字命名的“伯华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作为负责人的汪伯华也肩负起了为百色工务段培养工班长的重任,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工作技巧和方法传授给身边工友以及年轻骨干。
如今,“伯华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段上出了名的“工班长培训基地”,由汪伯华手把手带出的22名工长和7名管理干部,成为了百色工务段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与汪伯华一样,用一套系统科学的作业标准守护着铁路运输的安全。
“荣誉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聊起未来,汪伯华表示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做好线路养护工作,用心做好“传帮带”,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
(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供图)
广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力升)2月10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会商会,传达自治区相关指示精神,分析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要求各...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