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聚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让成都成为“带得走的成都”
坚持扩大内需,加快完善消费政策体系,着力打造国际消费创新创造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品质中心,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要优化消费供给,打造更多“成都造”产品,塑造更多“成都休闲”“成都创造”“成都服务”品牌,加快建设“三城三都”;突出优化提升消费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文旅互促、文创互动,推出更多精品“成都礼物”,让成都成为“带得走的成都”。
强化进口商品集散功能,加快冷链物流班列扩能提效,聚集更多全球高端品牌,更好满足消费者国际化产品消费需求。要提升消费环境,启动实施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更多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顶级商圈,推动特色商业街区、新兴消费目的地加快建设;着力培育熊猫野趣度假、公园生态游憩等新兴消费场景,大力发展首店名店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
推进科技创新攻坚提前布局6G、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
成都市要着力优化基础创新载体,启动运行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筹建天府国家实验室,再积极争取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功能型平台落地,推进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深入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双创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培育创新产品;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梯级孵化平台体系,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拓展实施“蓉贝”人才计划,加快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人才和人才团队。要以科技创新促进新经济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和“双百工程”,积极推动引领全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抢抓产业互联网风口,推动万物泛在互联,提前布局6G、量子计算、边缘计算、混合现实、云机器人等全球前沿技术产业化发展。
加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探索设立内陆自由贸易港
成都市要持续提升开放通道,推动天府国际机场全面竣工,新开通国际定期直飞航线5条以上;大力招引全货运基地航空公司、物流服务集成商,努力补齐航空货运的短板;加快推动成都经百色至北部湾的铁海联运大通道建设,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效;持续完善国际班列网络节点布局,提升班列服务能力,确保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前列;深化国家供应链体系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引进供应链头部企业,大力培育国际化供应链平台企业。要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把握向南、向西两个重点方向,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欧盟、东盟以及其他地区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合作。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引领性工程,积极争取创建新片区和协同改革先行区,探索设立内陆自由贸易港。要加大外资招引力度,继续开展外资攻坚着力“稳外资”,充分利用驻蓉领事馆、国际组织、国际知名机构等各类外事资源开展外资招引活动;推动国别合作园区差异化发展,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国际中小企业,再招引一批优质外资项目。要全面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五大经济区协同化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落实与南宁、桂林、钦州、贵阳等城市合作协议,推动与西部重点城市和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地区交流合作。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大力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
成都市要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实质性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负担;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重组,鼓励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持续化解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探索清理和防治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开展排斥、限制民营企业招投标问题专项整治,大力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
特别要系统推进“网络理政”。要开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的网络理政工作新局面,逐项细化为任务、逐项对照抓落实。要紧紧抓住数据这个基础、核心和关键,集中实施公民、法人“证照上云”行动,加快数据资源汇入,加快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向社会开放更多公共数据。要继续围绕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社会诉求等领域强化网络理政应用,充分整合网格化服务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监督,确保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有实效,真正便企利民。
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启动“东部森林”计划
成都市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深入实施四个“十条”,深入开展“三治一增”,继续抓好大气“650”、水“626”、土壤“620”工程,继续推进“清洁替代”。要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启动“东部森林”计划,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确保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2%;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园、锦江公园,推进三级绿道体系串联成网。要继续抓好低碳城市试点,落实低碳城市“636”工程,建设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稳步推进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完善“碳惠天府”体制机制,量化奖励市民和企业低碳行为;推动出台《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以上
成都市要巩固脱贫质量,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检测帮扶,确保脱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达到小康水平,扎实推进对口支援藏区工作。要毫不懈怠“稳就业”,细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监测预警,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确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以上,继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深化就业援助和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要提升教育卫生养老服务水平,实施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工程、公办初中强校工程,解决好“大班额”“择校热”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健康成都行动”,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全域医联工程、紧急医学救援“三大能力提升计划”,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使更多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霞)12月25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四次主任会议召开。受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