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演练现场。(图片由何振鹏提供) 某次水下搜救现场,图为队员们密切配合,正准备下潜。(图片由何振鹏提供)
作为灾难救援志愿者,到处执行救援任务,表面上看起来很风光,但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时要承担的压力有多大,只有亲身投入工作的人才会知道。何振鹏说,百色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以下简称蓝天救援队)志愿者们主要承受三面压力。
第一,对未知环境的恐惧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救援工作都是具有危险性的。”蓝天救援队副队长何振鹏告诉记者,对救援人员来说,救援地点和周边的环境都是陌生的,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带来危险。
以洞穴救援为例,除了知道救援对象身陷洞内外,几乎没有更多的信息,具体落在洞内哪个位置、洞内有没有可见光源、是否有水流、洞穴深浅、岩壁的安全度等一概不知。要下洞救援,首先必须派出两名先锋队员打点布线,一个负责在岩壁上打设用来固定牵引绳索的钉,一人负责背工具。由于一颗两指大小的石头落下十来米的距离就有可能击穿头盔,因此他们必须十分小心,除了周围随时有可能掉下的落石外,还必须密切配合,因为有时候危险可能来自于正在协作的队友,尤其是负责背工具的队员。因为负责背工具的人正好处于打点队员的上方,在下降过程中,若踩到或者碰到一颗松动的岩石,就会给打点队员带来威胁。此时,必须本能反应控制住石头制止其往下落,并立马告知队友自己踩到了松动石头,然后等待打点队员做好躲避动作,才能放开石头。
在水下救援时,因为水下能见度低,在前方环境未知的情况下,随时都会遇到危险。在2014年的一次溺水搜救过程中,一名队员在水下救援中被渔网钩住了身上背着的氧气瓶,在无法挣脱自救的情况下很是危险。所幸,紧跟其后的潜伴发现了情况不对,用手势告知其具体情况,让其不要动而后前往剪断了钩住他的渔网,才避免了这场祸事。
“我们在救援过程中,第一个要承受的就是对死亡的恐惧。”何振鹏表示,但这种恐惧并不是坏事,正因为恐惧,所以才会时刻保持警惕,想尽办法去自救和救援。
何振鹏告诉记者,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带来的紧张,在正式作业前,队员们都会避开围观群众和救援对象亲属,开一些小玩笑以舒缓情绪,有的队员甚至会大喊大叫几声。在旁人看来这也许是疯子行为,但队员们都觉得很正常。因为缓解紧张对接下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帮助队员们保持清晰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操作规范,从而起到保护队员安全的作用。
第二,救援中的失败打击
“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并不都是正能量,不是所有人都会鼓励和支持我们。”何振鹏表示,在救援现场,围观群众七嘴八舌的议论,增加了队员们焦虑感。当看到队员们多次徒劳无功时,各种“打击”“嘲笑”也会随之而来,还有救援对象亲属的期盼等,都会对志愿者形成巨大的压力,甚至干扰到救援工作,并影响成败。
“他们不行的,换我下去两分钟都找到咯。”何振鹏说,在救援现场听到这样的话,志愿者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心理负担也会无形中加重。
在一次水下搜救中,围观群众不断提供在某片水域看到漂浮物之类的信息,让志愿者们来回地忙活了几番,一整个白天的搜救无果而终。等到天黑,群众散去,志愿者再次冷静分析后下潜六七分钟就找到了救援对象,然后将其打捞上岸。
另一方面,救援一旦失败对志愿者的打击也很大。“我们比谁都希望能够找到救援对象。一旦做不到,我们会首先从自身寻找原因,是不是我们的搜救技术还不够硬等等。”这么一想,挫败感越来越强。而一旦连续执行几次任务都以失败告终的话,志愿者们的士气更会一落千丈。
何振鹏说,队员们因此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都会尽量排除外界干扰,专注于技术发挥,争取把每一次的救援都做到成功,以此来保持大家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抗击外界的压力,维持斗志。
第三,被制造的负面舆论
2017年6月,正好是汛期。一对夫妻骑摩托车过河时遇到急流,老公逃生,老婆和摩托车一起被冲走。接到救助电话后,主要负责救援行动指挥的何振鹏第一时间向现场消防公安人员了解情况。
“水下救援无非有两种方法。一是潜水搜救,二是采用飞钩。但当时是汛期,水流急非常浑浊,根本无法下潜,即使下潜也看不见,还会给我们救援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实行潜水搜救没有条件。而采取飞钩作业必须有平稳的水面停船才能实施,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无法实现。”何振鹏说,在向求助者解释清楚之后,他们选择了不出队。
当天晚上,本市的一些自媒体便发布了一条题为“某某村民落水求助蓝天救援队未果”的消息。“文章内容我们看了,前面一大半渲染家属的无奈,后面一半的内容看起来客观,但实质是给人以‘蓝天救援队对家属的悲伤置之不理、冷血不出队\’的感觉。”何振鹏说,这些自媒体没有采访过任何队员,不了解也没有报道不出队的原因,观点片面,让蓝天救援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
“是不是出队,我们首先得明确自己的救援能力和技术有没有达到救援难度要求,如果达不到,那我们肯定不去。我们不可能在明知道自己救不了人,去了还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去送死。这不是我们的救援理念,我们的救援是理性的。”何振鹏说,“不是出了事故、收到求助,我们就必须去现场。能救我们在所不辞,不能救的,我们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毕竟我们来自于社会各行各业,除了志愿服务,还必须工作养家。”
面对负面的舆论压力,队员们也只能放宽心态,继续认真地做好救援工作,让事实说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中贵)3月13日,深圳市科协代表团成员、环境微生物学博士王文昭和无线通信专业博士尹武先后在百色学院作科技扶贫专题报告。百色学院600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王文昭在报告会上作...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