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百色新闻 > 正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美丽和谐

来源:右江日报 2017-12-26 12:17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面积广大的民族地区农村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由于民族地区农村所处的区位、环境、气候、人文条件等不同,与其他地区农村相比,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生态区位特殊、生态类型特殊、生态意义特殊、生态文化特殊、生态政策特殊等特点,要正视民族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传承民族文化提升生态意识

百色壮、瑶、苗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观。如自然天地万物的对立统一、“物我合一”的自然观、万物皆有灵性等朴素的生态理念。这为我们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善于利用优秀民族文化,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农民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绿色”政绩观和生态观,使他们正确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持民族地区自身竞争优势,建设生态就是让少数民族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长久之计,转变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推动者、主要参与者。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态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价值意识,传承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牢筑生态文明长远思想基础。

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生态扶贫

把农村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扶贫开发,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一是树立生态理念,引领扶贫开发。深入广泛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生态法制教育,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引导群众树立爱护生态、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意识,树立生态优先及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理念,为推行生态扶贫奠定思想基础,正确指导生态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是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根据石漠化强度、中度、轻度和潜在级别,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制订长期、中期、短期区域发展和不同级别、不同阶段的攻坚措施。短期目标应以解决缺水固土和生活能源问题,以改善生存环境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目的,以保护为主兼顾富民增收;中期目标以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与富民增收并重为目的;长期目标是实现石漠化区可持续发展和山川秀美的总体目标。

三是用好用活政策,推进生态扶贫。认真领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关于生态扶贫的精神,特别是要把握住扶贫开发纲要把滇桂黔石漠化区列入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作为国家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的重大机遇,认真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继续深入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加大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度,创新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模式,推广乡村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试点经验;争取生态资源补偿政策落实,让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得到必要的生态、资源补偿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增强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四是创新扶贫模式,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夯实致富基础。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土山地区要以“土”生金,大力发展山上和林下经济。石山地区要生态立体,做足特色经济文章。水库淹没区要“靠水吃水”,大力发展渔业经济。民族地区要抓住“醉”美风情,打造生态民俗旅游新产业。探索创新移民模式广开增收门路。可将易地搬迁移民扶贫与产业扶贫、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扶贫对象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通过创造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让农民逐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同时,依托移民搬迁旧址所遗留下来的耕地及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资源,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等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运用和投入现代生产要素,发展生态庄园经济,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治理、农民有效增收“三赢”。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助推生态移民。大力实施职业培训扶贫,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的。加大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学历教育的扶持力度,让山区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增强进城就业谋生致富的能力,逐步达到一人走出去,带动一家人搬迁,逐步实现城镇化的目的。

三、强化环境治理维护生态平衡

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以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民风建设为重点,切实改善乡村生活条件,转变乡村生产方式,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大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加大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四、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

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的生态循环经济,探索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多种途径。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如充分利用喀斯特地貌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和类型多样的有利条件,发展立体农业。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的“畜—沼—粮(果、菜)”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坡改梯和建设雨水集储设施,推广抗旱灌溉技术、地面覆盖增肥保墒技术等高效种植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耐旱特色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开发利用喀斯特立体农业和特色农作物的独特农业景观、少数民族特色农业文化和农业传统,发展特色旅游农业。

五、营造和谐人居建设生态家园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从解决影响农民生活的现实生态问题入手,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一是加强城乡建设的规划调控。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城带乡的原则,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推进城镇化集合起来。村镇规划要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前提下,对各项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并留有发展余地,注意突出民族风格,增强村镇建设的文化底蕴。二是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六、创新机制体制完善生态治理

一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政策体系。包括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经济政策、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二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监督考核机制。要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包括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完善责任分解机制等。

(作者系百色市委党校副教授)

新闻推荐

注 销 公 告

百色市人民政府第二招待所(天湖山庄)根据百政办电〔2017〕129号《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澄碧河水库管理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百编〔2017〕160号《关于百色市澄碧河水...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美丽和谐)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