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得不到重视,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更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方法、途径。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单靠某个部门来承担这个责任是力不从心的,也会导致单一的、封闭的活动。因此要改变目前的形式,就是要整合教育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科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本课题中,整合资源,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和各界人土共同关注和开展校外教育科技课堂;联合共青团、关工委、科技局、科协、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工会、妇联、民族事务局、体育局和公检法等部门开展活动,共同服务于青少年;发挥少数民族校外场所,有效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共同提高科技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目标、主要内容
(一)整合校外教育资源,联合科技局、科学技术协会、气象局共同开展科技活动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二)整合校外教育资源,联系交警、消防部门,联合开展交通、学生安全防范科学知识讲座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及防范意识。
(三)整合校外教育资源,联合社会团体,共同开展科技进校活动。
(四)整合校外教育资源,联合广西科技馆开展“蒲公英”活动,让学生进省城开阔视野,体验先进科技的无穷魅力。
三、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来的研究,课题组整合资源,联合百色市科学技术协会,以百色市建华小学为试点实验,开展右江区2016年“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巡展活动。实验成功后,此项活动推广到右江区龙川镇中心小学、百色市东笋小学,达到了提高科技课堂有效性预期的目标。
(一)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了先进科技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热爱。
在这次的实验阶段中,这两个活动面向的是实验学校的全体学生,因此,参与的学生人数众多,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与先进科技亲密接触的机会,体会到了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激起了广大学生爱科技、学科技的浪潮。
(二)开拓了学生视野,为提高科技课堂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不受课程、教材的束缚,使学生科技活动的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多渠道地获得最新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开阔自身的视野,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学生在科技课堂中学习的有效性。实验中,在百色市建华小学开展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巡展活动,共展出“神秘的磁力”“激光琴”“手摇发电”“磁力转盘”等20余件集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的科教产品。同学们通过“问一问”,动手“试一试”,了解到光学、电磁学等多方面的原理,扩大了知识面,开拓了视野,为科技课堂的有效学习提供条件。
(三)激发了学生兴趣,发挥了学生特长,为科技课堂学习添加动力。
课外科技活动在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特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根据学生个人特点的需要而开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挖掘潜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实验中我们发现,对航模有兴趣爱好的同学,通过报名参加航模兴趣班,不但使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而且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能够在右江区举办的科技航模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通过这类的比赛,学生证明了自己,就会获得成功的快感。教师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快感迁移到科技课堂上,化作课堂学习的动力,便可使科技课堂的教学真正达到行之有效。
(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证明,学生在参与航模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拼装滑翔机,亲身操控四轴飞行器,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在操作的同时,不断发现问题,为了能让滑翔机飞得更远,四轴飞行器飞得更加平稳,学生就会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基本航空知识,拼装出更新型的航模,领悟出更多操控航模飞行的技巧,使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教师们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写出了结题报告1份,课题论文14篇,课题总结2份,拍摄课题活动剪影34幅。
新闻推荐
校外教育,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艺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养成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心理和...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