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新生入学的日子,我总会怀着感恩的心,想起子镔刚上幼儿园时的场景。
2011年9月,孩子第一次来到百色学院幼儿园,就喜欢上了它。小小的校园坐落于百院安静的林阴环抱之中,温馨又不失活力。
暑假适应班的第一天,我们母子牵着手步入像童话王国一角的幼儿园,迎面一位笑意盈盈的老师,伸手温柔地把子镔领进教室,孩子用不安的眼神探索四周。按照老师交待的,我挥挥手道别后转身离开。
在家忐忑地度过一天,下午4点半放学时间,我第一个出现在教室大门前。子镔跑过来把小小的身子紧紧贴着我。第二天、第三天,早晨重复着递手这个动作时,孩子马上条件反射地哭起来;每天放学老师都反映孩子的情况:今天总是动不动就哭。我开始暗暗揪心起来。第四天,趁着孩子们到操场活动的时间,我在场外远远观察。孩子们散开在各个区域内玩耍,期间有笑声和交谈声传出。子镔和三、四个孩子手足无措地站着,看着,悄悄抽泣着。晚上放学,子镔对我说:“妈妈,今天早上你来看我,是吗?”我奇怪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子镔回答:“我听到你电车的声音了。”猛然醒悟,分离焦虑有很大部分来自于我。
静下来心来寻找应对的方法。子镔是个慢热的孩子,敏感而细腻,对待新鲜事物不热衷去尝试,会远远地观察久久才去触碰,我一直没有刻意去纠正。现在到了入园的年龄,要学习着和父母亲人短暂分离,快乐融入到班级里学习和生活。好朋友是最好的媒介物,在陌生的环境里,有了相依相伴可以亲近的好朋友,让焦虑的心安定下来。和班主任农老师保持着沟通,按照农老师教的,在家里和孩子多聊聊班里发生的趣事,明确地告诉他,妈妈一放学马上来接。农老师还告诉我,在班里为子镔找了个好朋友,是个男孩子。情况在慢慢好转,每个孩子适应新环境的速度都不一样,要等待。于是每天的放学,我是来接孩子最早的那个家长,每次都发现有个墩实的男孩坐在子镔身边,人生的第一位好朋友,叫覃思玮。在班级Q群里,每张有子镔的图里,虽然没怎么展露笑容,旁边总有那位好朋友的身影。我也和思玮的妈妈经常电话联系,相约到家里或是到广场去玩。第三周,周二的早晨,我悄悄步行来到(怕电车声吸引子镔)操场边,和着欢快的音乐声,出现孩子们手拉手的身影,那个最熟悉的小身影在大队伍解散后,和好朋友一起来到木马旁边玩耍,看起来长达二周的分离焦虑已经解决。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互动,迈着稚嫩步伐嬉戏,那一刻,感恩的心止不住让泪水漫上了眼眶,真想马上冲上前去,给亲爱的农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她用心良苦!让我静静地看着孩子像一朵向日葵花缓慢地向上生长、绽放。
亲爱的老师们伸出温暖双手,与父母一道构建起爱的桥梁,孩子得以在学校里找到归属感,并慢慢大胆地尝试着学习,又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从此认定老师是可以信赖的长辈,可以教会在家里没有学习到的奇妙知识;学校是充满快乐的城堡,有可爱的伙伴,熟悉的游戏,渴望获得的知识。漫长而艰苦的学习生涯,有了爱扬帆,让孩子一路远航遨翔。
新闻推荐
我有一个调皮的弟弟,一岁半了,身高85厘米。他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圆圆的脸蛋,皮肤粉嫩粉嫩的,可爱极了。虽说很可爱,可也特别淘气。爸爸妈妈都说他是个“捣蛋鬼”,一玩乐起来就让全家人叫苦不迭。...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