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百色新闻 > 正文

社区工作者黎艳玲:帮人成了一种习惯□本报记者 卓丽丽 通讯员 梁玉珍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3-03-05 05:20   https://www.yybnet.net/

黎艳玲(中)在和社区的老人们了解生活情况  

开栏语:

俗语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人,他们为人热心、乐于助人,把爱的光和热散播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爱的温暖;他们不计较付出,不贪图名利,默默奉献出心中的善与美,在社会传递着爱的正能量。今天是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本报特推出《寻找身边的活雷锋》栏目,与您一起寻找身边的活雷锋,一起传递爱的正能量。

因为知心,所以用心,因为了解,所以倾情,这是百色市区社区工作者黎艳玲的心迹写照。一年365天,黎艳玲几乎每天都奔走在了解社区群众的生活情况、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的路上。

在黎艳玲看来,她所做的一切,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但社区里的群众却不同意这个说法,他们说,黎艳玲热心、善良、乐于助人,她为他们所做的,超出了其本职工作,她是社区里名副其实的“活雷锋”。

有事没事都喜欢往社区走

“这么多年了,多亏阿玲对我们的照顾”、“阿玲人太好了,多亏她的热心,才让我们能生活得好一点”、“我的女儿都不如阿玲对我这么好”……他们口中的阿玲,就是黎艳玲。黎艳玲今年59岁,是右江区百城街道办事处中山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黎艳玲乐观善谈,热情大方,走起路来健步如飞,闻歌即能起舞,是个文艺爱好者。“要不是手头上的工作太多,社区里的文艺活动,我都想参加呢!”黎艳玲笑着说。

跟着黎艳玲走进社区,能深刻地感受到黎艳玲所受居民欢迎之程度。一声声甜甜的招呼,一张张热情的笑脸时不时迎面而来,“阿玲,过来了啊,来我们家玩一会儿吧”、“几天不见你,过来一起聊聊天吧”……黎艳玲笑着回答这个,对那个点头搭上几句,“跟他们,像朋友一样。”黎艳玲笑说,常年走这家,串那家,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熟知中山社区辖区的城北一路一带的居民情况,哪里住着哪户人、一户有多少人、每户人家有多少人就业、多少人生活贫困,黎艳玲都一清二楚。

能做到这点,黎艳玲说这是因为她有事没事都往社区走,和居民聊天了解情况的结果,也是她的热心使然。社区里,有不少让黎艳玲放不下心的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记挂在黎艳玲的心上。“跟他们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能帮就帮。”黎艳玲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她多年里执着的原因。

尽力帮忙温暖居民心

今年60多岁的黄阿姨家住金都美食城附近,说起黎艳玲,黄阿姨反反复复地说了好几次“阿玲这个人很好,热心肠。”黄阿姨说,这么多年,因为有了黎艳玲的热心帮助,他们母女才能安心生活。

黄阿姨说,她育有3个女儿,二女儿和小女儿已经出嫁,现在家中就剩她和大女儿。黄阿姨曾有过工作,但因为大女儿是个脑瘫儿,她只能忍痛舍弃工作,回家照顾女儿。

“到现在,她的大女儿已经40多岁了,黄姐无怨无悔照顾了大女儿40多年。”黎艳玲说起黄阿姨的遭遇,十分同情。“她的丈夫1993年就去世了,丈夫去世之后她们家每月只有三百来块钱的经济来源。这么伟大的母亲,我们不帮她还有谁帮她。”怕黄阿姨的生活没有着落,本是从事社区综治工作的黎艳玲默默地把黄阿姨的事情记在心中,寻找一切的资源帮助她。因为黎艳玲的热心帮助,黄阿姨领上了低保。看着黄阿姨的脑瘫女儿,黎艳玲很心酸,她又热心地联系残疾人联合会及奔走相关部门,终于为黄阿姨的脑瘫女儿申请到了几百块的残疾人补贴,让黄阿姨更能安心地照顾女儿了。

“她就像女儿一样关心我”

社区中,像黄阿姨一样有着不幸遭遇的人不少,而黎艳玲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她们。

“社区中,有一名已经87岁的阿婆,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还在照顾着患有精神病的儿子。”黎艳玲说。黎艳玲口中的阿婆名叫杨佩珍,是百城街道办事处中山社区的一名居民。杨阿婆虽然已87岁,但是精神还很好。采访中,杨阿婆用白话不停地对记者说:“我没有文化,现在都不记得什么了,碰到事情只能打电话给阿玲帮忙,如果没有阿玲,我晚年就难过了。”杨阿婆说,“平时碰到过年过节什么的,她都会打电话慰问我,还会时不时过来看看我,问我有什么难处理的事情,碰到什么困难,她就像女儿一样关心我。”

杨阿婆的小儿子40多岁,以前曾是一名司机,1980年时突然患上精神病,多年来靠着杨阿婆照顾,生活来源本来只有300多块钱的家属抚恤金,因为黎艳玲的帮忙,儿子领上了低保金,能保证儿子至少不断药。“有一次他还自己走出去了,一出去几个小时都没回来,我当时很害怕,自己又老了,不知道去哪里找,只能打电话给阿玲了。”接到电话的黎艳玲赶紧来到杨阿婆家,问清楚缘由后,就到外面去找寻。“后来在百胜街那边找到了他。”黎艳玲就这样,一件件小事的帮着这些孤寡老人做着,虽然不惊天动地,却无声地温暖着老人们的心。

“我已经习惯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事情”

帮贫困人士找工作,时不时探望孤寡老人,寻找一切社会资源帮助他们,这些事情,已经成为黎艳玲的习惯。不管是下班时间,还是周末,黎艳玲的时间总是最多地花在社区里,了解居民生活情况上。

今年,黎艳玲59岁,还有1年,她可能因年满60岁而要离开岗位。“我说我可能明后年就不做这份工作了,阿婆们拉着我的手‘赖哭\’了。”对社区里曾得到黎艳玲帮助过的居民来说,他们早已经将黎艳玲看做是他们的帮助者,守护者,他们希望她永远都“在”。因为信任,他们早已不将黎艳玲看做是工作者,而是一名朋友,“有事情,找阿玲。”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这里的居民都知道我家在哪里,他们有事就直接找到我家去。”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正常工作日,还是周六、周日,有需要黎艳玲帮助的居民总是不分时间来到她家拍门。“其实,就算以后我不做这份工作了,我依然会尽我的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居民,他们习惯找我帮忙,我已经习惯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事情。”黎艳玲说。

新闻推荐

新鲜春笋上市 美味爽口俏销 □本报记者 欧小珍

最近,晴好的天气有没有影响蔬菜生长和供应呢?3月7日,根据百色市物价局提供每日监测数据显示,市区各大菜市场的蔬菜供应量比较充足,相较于上周四,蔬菜价格稳中有降。另外,记者走访发...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社区工作者黎艳玲:帮人成了一种习惯□本报记者 卓丽丽 通讯员 梁玉珍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