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照德
“师傅,我搭你的车去县城得么(可以吗)?”要进城的农民问;“老板,这衣服30元得么?”在跟小贩讨价还价的姑娘问……在那坡,经常会听到这样话尾带着“得么”的话语,外地人觉得好奇和好玩,调侃“得么”为“得摸”,但那坡人听来却不生气,“上车,得么(摸)?”反而成为他们生活中的话语调剂。“‘得么\’结尾是我们那坡人说话的习惯,更是我们的文化。”记者多次到那坡采访,那坡人士总是如此介绍。“得么”两字,何以称得上文化?走街串巷,下村采访,与无数的那坡人接触,在无数的“得么”尾音声中,记者逐渐感受到那坡人火热的情怀,其中蕴含着待人接物的礼让,递烟敬酒请吃饭,无一不“得么”,跟你商量似的,让你感觉被尊重、厚待,却又往往热情得让你难以拒绝。
广东人吴钊来那坡做生意10多年,说那坡话很顺溜了。初到那坡时,他听不清那坡口音的普通话,不懂为什么句子后面总带个“得么”,感觉很诧异,一段时间后摸清门道,他也爱跟那坡人开玩笑,买个东西,比如一支笔3块钱,那坡人砍价说:“两块得么?”吴钊会笑着说:“两块就两块,给你么(摸)啦!”谈笑中买卖成交。
“得么”表面是礼貌,骨子里却是流淌在那坡人血液中的文化认同,因是文化,固能同化人,那坡外来人口不少,很多人被同化为那坡人,周俊亮便是其中之一。
周俊亮是那坡县的一名公交车司机,2008年邂逅那坡一个姑娘并喜结连理,来那坡定居,对于那坡的“得么”文化,周俊亮起初很不习惯。他说,他是河南鹤壁市人,虽说那是中原大地,自古礼仪之邦,但他们如今说话都很直接,所以“刚来的时候很不习惯这边人说的话,感觉很不自然,都直来直往惯了”。
公交车司机,每天接触那么多人,而且那坡是个小县城,公交车没有固定站点,随叫随停,人们又热情打招呼,让他有些急躁。他又是那坡唯一的外地公交车司机,那坡人习惯说壮话,觉得这司机怎么叫停车不及时停还这么急躁,太没礼貌了。对于这种南北文化冲突与人情的迥异,周俊亮也在努力适应,老婆教他说壮话,比如“上车”、“下车”之类的,可他还是难以适从。一次,一个老太太要下车,不说“下车”而是说“到了”,他听不懂就一路开,车上的人都大笑……
在各种笑声中,周俊亮逐渐适应了那坡人的礼让与客气,有时候心情不太好,这时乘客跟他说“师傅好好休息”、“准备下班休息了喔”、“到我家吃个饭吧”之类的话,让周俊亮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馨与亲切。原来滴酒不沾,说话行事直来直往的周俊亮,在那坡“得么”文化熏陶中,已经能喝三瓶啤酒几两土酒,停车的空当也会跟乘客开玩笑,说话时而带着“得么”。那坡人已经很喜欢这个外来女婿,甚至称他为英雄,因为2012年5月12日,他驾着公交车拦住两个抢包人,还擒住其中一个,此事至今被传为美谈。
那坡“得么”这种热情中的礼让谦和,那坡本地人感受也很深刻。在政府部门供职的廖先生至今还在寻找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子。在一次晚饭后散步中,他和同事临时接到紧急任务,急匆匆搭三轮车赶去,却发现大家都穿着休闲装,钱包没带,就打电话让朋友到预定地点帮付车费,谁知电话打了几个都没找到方便过来的,这时坐在车中的女子说:“各位大哥,不介意的话,你们的车费我帮付得么?”廖先生听后很感激,问对方住哪儿怎么称呼,好还钱,女子却笑而不言,最后才说住在睦边大酒店附近,可廖先生至今没找到这位热心的女子。“虽然仅仅几块钱,但这是一种难得的美德,亲身感受到才觉得如此可贵。”廖先生觉得,这也是那坡“得么”文化的一种体现。
记者曾在那坡街头搭三轮车无数次,有时上车砍价,故意“得么?得么?”地跟司机说,对方往往笑着说:“哥,你不是那坡人,却懂得那坡的道理,好,送你去。”
新闻推荐
本报那坡讯
父母相继去世后,因同胞姐姐独占房产,那坡县的汪杰无奈把姐姐及外甥告上法庭。近日,经过那坡县人民法院婚姻家事法庭的法官倾情调解,当事人...
那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那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