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顺东 本报通讯员 权晓莺 陆治蓉
8公里边防线,用双腿丈量3168次,相当于3次“长征”,磨破了300多双解放鞋——这是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51岁的所长凌尚前的34年。
4月18日,在屹立在海拔1200米的哨所,凌尚前说:“如果身体允许,我愿再守30年!”
1 “只要保卫祖国,没衔,也照样干”
童年在边境上,凌尚前经常听到飞机大炮声,随时得跟随父老乡亲东躲西藏。
“作为男人,应该保卫祖国!”凌尚前下定决心。
1981年3月,民兵营长来到那坡县平孟镇弄汤村岜陵屯招收5名年轻人去哨所当民兵,18岁的凌尚前毫不犹豫地找到民兵营长,表达自己的迫切愿望。
于是,凌尚前来到离家5公里的天池哨所,每天和战友们一起巡逻。“只要保卫祖国,没衔,也照样干!”凌尚前说。
从此,凌尚前与边境哨所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90年代,哨所的主要任务是巡逻观察,防止边民越界耕种,防止犯罪分子偷渡、贩毒、走私等。1992年5月的一天,凌尚前带领民兵巡逻,他一手拿着枪,一手拨草开路,突然感到一阵剧痛,不久就昏迷了。第二天,才从昏迷中慢慢醒过来,战友告诉他是被毒蛇咬伤。3天之后,凌尚前就赶回哨所,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左手无名指的一个关节却只能保持90度的弯曲,连手套都戴不上去。
坚守在哨所,凌尚前一待34年。
2 “熟悉哨所一草一木,不知家里种什么”
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天池民兵哨所的生活是艰苦而单调的。哨所每个月要进行8次例行巡逻,每次巡逻,凌尚前都要领着民兵们步行8公里,途经11块界碑,外加两块副碑。
凌尚前一个月只有4天休息时间,很多节假日需要执勤,有时为了让离家远的哨员回家团聚,几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多年来,为了让他安心守哨,妻子独自挑起照顾老人、耕田种地、养育儿女的重担,忙里又忙外。
不仅工作艰苦,凌尚前家生活也很拮据。刚进哨所时,凌尚前每月工资仅30元,到2001年每月600元,2012年下半年也才有1230元。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和照顾老人,妻子像男人一样,下地耕田,辛苦劳作,以补贴家用。在平孟镇弄汤村岜陵屯的32户人里,只有凌尚前的家还是木瓦房。
1989年5月,儿子出生几天后,村里的人赶集路过哨所才告诉凌尚前:“你老婆生了个儿子!”女儿降生,他也没有能在身边。如今孩子长大了,要出去打工、要出嫁,都是先找母亲商量,而后才告诉凌尚前。
有一次,老父亲干农活时不慎左手骨折,需要手术,凌尚前从亲戚朋友借来钱,赶到医院将医药费交了就匆匆离开,留下妻子照顾父亲。2011年9月28日凌晨4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凌尚前急忙赶回家。当时正值国庆战备防护期,凌尚前只在家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往哨所。而按当地习俗,老人过世要等到4天后才能下葬。
“你家有几亩责任田,地里都种了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凌尚前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但他对边境线上的界碑横向8公里的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对哨所的大小事情却了如指掌。
3 “只要还能干得动,我愿意再守30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年轻的哨兵来了又走,走了又有人来。
今年春节期间,两名哨员回家过年后,断断续续来了几次。正月十五,他们干脆给凌尚前打电话,叫他把两人的行李送到山下给路过的客车托运。“他们两个在哨所呆了6个月,时间已不算短,有的哨员来住一两个晚上就受不了。更有甚者,一看到哨所艰苦的环境,连背包都没放下,又背着下山了。”凌尚前说。
34年来,凌尚前也多次面临走与留的选择。1989年,镇里以招干的形式,从哨所选一名哨员当专武干部,凌尚前是首选对象,但他觉得另一位战友家里条件比自己更艰苦,就把机会让了出去。1992年,他又被上级调到镇里工作,但听说他走后,哨所的人都想走,几天后凌尚前又打报告回到哨所。
在戍边34年的时间里,凌尚前先后荣立3次个人三等功,9次被百色军分区、市(县)评为优秀党员,12次被评为边防执勤先进个人,4次被评为优秀哨长。如今,跟随自己的战友有的当上处级干部,有的搞边贸生意成了大老板,同村人也靠外出打工起了楼房,凌尚前则从入哨时的年轻小伙变成了50多岁的老人。
依在哨所旁边,手捻杂草,回想过去,凌尚前陷入沉思。瞬间,凌尚前抬头:“没有我的经历,你们可能不了解,相对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友,我吃这点苦算不得什么。只要还能干得动,我愿意再守30年!”
那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那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