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箐璐
“只要我们自强不息,热爱生活,就会在同一个太阳下谱写我们灿烂的人生!”这句积极乐观的话语出自残疾人黄清兵之口。
黄清兵,男,生于1983年3月,那坡县德隆乡三章村人,养蜂技师,土瑶家百花蜂专业合作社社长。他虽有肢体残疾,但并没有自卑消极,反而更加热爱生活,乐于助人。近年来,他通过养蜂这个平台,瞄准当地自然资源和区位气候优势,从打造特色产业、推进助农增收的目标出发,到目前,初步形成了
“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了当地养蜂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他的辐射带动下,附近村屯养蜂农户达132户,养蜜蜂7000余群,人年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自强走上创业路
那坡县德隆乡地处桂西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8.9%,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蜜源植物丰富,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清兵从电视上获悉了养蜂致富的信息后,内心便再也无法平静,他自己也想靠双手闯出一片天地。他主动向当地的老养蜂户、畜牧技术指导员请教,每年还大量订阅《中国养蜂》、《中国蜂业》等专业书籍,只要一有空,就捧着书本研究如何提高养蜂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学习探索,黄清兵掌握了不少养殖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养蜂功底。2009年3月,他开始在自家后院里养起了60箱的蜜蜂。通过长期的养殖实践,黄清兵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自家蜂场做实验,他不惜贷款实施蜜蜂品种改造,改建标准化蜂箱,起早摸黑,把一腔热情奉献给了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
在黄清兵的努力下,他的蜂群繁殖能力明显增强,蜂产品产量也提高了20%以上。当年,土家瑶的养蜂场产蜂蜜450公斤,产值达6万多元。同时,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黄清兵发现他养的土蜂品种,是山区的一种野生蜜蜂、一年之中只有两个月产蜜。这些蜂蜜是蜜蜂在自然林中采蜜酿制而成,汇集了多种植物的精华,不仅质地纯正、色泽清亮,而且味道清香,所以,产的土蜂蜜极为珍贵,在药书上称为百草药。为了实现“可溯源的蜂产品,带身份证的蜂王浆”,黄清兵成立了土瑶家百花蜂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商标,走上了“科技兴蜂、以蜂强社”的发展新路。
甜蜜事业带头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黄清兵养蜂尝到甜头后,不忘父老乡亲,他通过成立土瑶家百花蜂专业合作社,采取“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自我服务、共同发展的原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对外销售,统一打造品牌,积极为社员提供养蜂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加入合作社,我们蜂农不再担心蜂蜜卖不出去。”蜂农农振丰说。目前,入社蜂农年效益比散户蜂农要增加20%。加入合作社尝到甜头的蜂农们,说起黄清兵,话语充满感激。农户缺乏启动资金,黄清兵先垫资;农户生产设备短缺,黄清兵便拿出合作社里的设备借给他;为了提高农户的养蜂效益,他通过定期培训、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现场咨询,及时将最新适用技术无私传授给蜂农。在他的带动下,农民养蜂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蜂农抱成团儿闯市场,大大地促进了当地养蜂业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诚信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黄清兵一贯践守承诺,用真诚的心,酿纯真的蜜。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客商,他都一视同仁,从不欺诈客商,满腔热忱地诠释绿色理念,创建绿色品牌,博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面对蜂业发展的新挑战,黄清兵不断改革创新,他打算闯出一条以蜂产品配销为主、加工为辅的发展道路,不断拓展合作社与外地企业的合作空间,推行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引导蜂农科学养蜂的同时,联合蜂农签订优质蜂产品统一销售合同,让蜂农足不出户就能将蜂产品卖上个好价钱,引领土瑶家百花蜂专业合作社向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市场化迈进,将辛勤养蜂人酿造的甜蜜蜂蜜洒遍五彩大地。
新闻推荐
本报那坡讯
如何把假币换成真钞?何某、黄某、黄某某3人想出了一条“妙计”——用假币到边境乡镇以“大钱买小物”、“零钱换整”的方式换取真钞,以为神不知...
那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那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