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贤
2月12日,刚刚年届花甲的防城港市企沙镇牛路村簕山村民小组村民李心强,一大早就来到簕山农事村办服务点,向工作人员索取农村居民低保表格,申请办理低保。工作人员依照他填写表格的内容,一番敲打电脑键盘之后,告诉他办妥了。他一时难以置信:“怎么比海水退潮还快?”此前,簕山村民群众办理类似低保这样的事情,经初审,还要靠人工送达镇里,办起事来费时费工,有时还误事。今年初,防城港市港口区推行农事村办网络办公,农事乘上了网络“高铁”,办事效率更高更快。
这是我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农事村办当作民心工程来抓的一个缩影。
政府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为更好地做好服务群众这篇文章,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受惠,我区在农村基层创先争优活动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农事村办工作,把农事村办作为创先争优、服务群众的一个有效载体,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一个实践平台,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进服务群众工作,切实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方便、贴心的服务。
为进一步完善农事村办工作,提升服务群众质量和水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推行“农事村办”的意见》,全区各地按照有健全的服务网络、有必备的办公设施、有明确的服务内容、有稳定的服务队伍、有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务处理信息化的“五有一化”要求,不断探索创新,扎实推进农事村办标准化建设,使农民生产生活中需要向政府申报审批的有关事项在村里就地得到办理,应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村里直接得到共享。2010年,“农事村办”获得全国第一届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最佳创新案例奖。
以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通过构建起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服务中心为后盾、村级服务站为窗口、屯级服务点和服务户为基础的五级联动服务网络,重点建设好村级农事村办服务站,做到科学设置服务站点,合理确定站点辐射范围,确保农事村办服务的全覆盖。目前,全区共设置6365个村级服务站,15万名党员成为服务户,做到服务全覆盖,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
以满足群众办理农事为核心,扎实开展各类服务。广泛开展生产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流通服务,建立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导、农村社会化服务为补充的农事村办服务机制,使服务“三农”的内容更丰富、方式更灵活、成效更明显、群众更满意。
以推进惠民便民长效化为抓手,强化服务保障。按照服务站点人口规模、辐射范围和服务工作量等具体情况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根据各乡镇农事村办服务站点布局情况和农民生活习惯,确定各站点受理、代办农事服务的固定日期。建立农事村办岗位责任制、代办制、乡村联办制、值班制、公示制等工作制度,明确具体职责,规范服务流程。同时,建设农事村办网络办公平台,县乡村依次按权限、程序办事,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配套改革建设。推行“一办三中心”体制改革模式;简政放权,推进县级行政管理权限向乡镇下移,乡镇行政管理权限向站点下移,为农事村办拓展服务领域。
惠民便民的民心工程
“老百姓办事,有时到乡里来回几趟找不着人。现在干部集中进村服务,有什么问题在家门口就解决了。这样的‘零距离\’服务,老百姓既省心,又放心。”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党支部书记黄天清说,群众满意是衡量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标准,群众的事,群众说好才是真正的好,群众说优才是真正的优。
我区推行农事村办以来,共投入经费8778.9万元,为群众办理农事59.5万多件,服务群众564万多人次。据测算,政府通过农事村办每投入1元的行政成本,就能为群众节省10元的办事成本,切实做到了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个人,少花一点钱”,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办的事办完、办好。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区各级党组织通过农事村办五级服务网络,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和手段,实实在在地为党员群众办实事。比如,利用“农家课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开展“双培双促”活动,把农村经纪人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农村经纪人,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农事村办成了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满意工程。全区农村基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行农事村办,通过整合涉农部门的组织、人力、科技、财力等要素开展生产服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民合作化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农事村办从单纯的服务经济向全方位服务群众转变,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上来;将城市社区服务理念引入农村,使农事村办服务社区化;农事村办还通过开展文化服务、卫生服务,使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文明风气日益浓厚,村容村貌和卫生状况不断改观,促进了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新闻推荐
大山深处,一袭蓝衣。地处中越边境的那坡县百省乡上华村规弄屯,是一个蓝靛瑶聚居区,距那坡县城50多公里,寨子位于半山腰上。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交融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延续着原生态的淳朴生活。深...
那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那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