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覃柳丹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是广西城乡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5年!
5年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8917元增加到2009年的154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495元增加到3980元,均实现了每年两位数的增幅。同时,惠及城乡居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制初步建立;教育“两基”攻坚目标更是提前一年实现。
“如果把广西‘十一五\’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比作一曲波澜壮阔的进行曲,那么最悦耳动听的音符莫过于‘民生\’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韩庆东如此比喻。
民生无小事,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赢得拥护,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
这一点,广西在“十一五”开篇之初就已深谋远虑。
面对“老、少、边、山、穷”的区情,必须尽快提升整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档次,才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于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把破解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性措施。通过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时间进行综合治理,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环境、住房、电网、通信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基础性建设,整体改变落后地区农村面貌,为群众脱贫致富带去希望。
围绕这一目标,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部署、落实措施,全区各地各部门积极付诸行动——及时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保障计划顺利下达;采取倒计时的方式安排工作,将完成的任务量分解到每个阶段,并逐项明确责任人;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管,按责任制执行“谁决定谁突破谁负责”;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建设、管理、监督与验收等等。
很快,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一条全长725公里的兴边富民公路从东兴市竹山村“1号界碑”起,劈开莽莽苍苍的十万大山、穿过秀色无边的苗村瑶寨,一直延伸到百色市那坡县弄合村。
总计15类超过4万个惠及民生的项目,让全区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连片地区——都安、大化、隆安、马山、天等5个大石山区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项目的推进,使那些地处边远、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村屯路通了,电通了,水通了,广播电视通了,科教文卫等设施建好了,村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也多了起来。
不仅如此,集中连片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变革。
——实现了潜在资源的大市场结合,拓宽致富路,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而形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产业发展就到哪里;扶贫开发到哪里,新农村建设就到哪里的良好发展局面。
——开拓了发展思路,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和谐,山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流动。
——增强了群众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沼气池建设、安全饮水、茅草房改造等民生项目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
这些巨变证明:在经济欠发达、财力不足的连片贫困地区,以大会战方式,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从而带动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为今后广西分批突破区域性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温家宝总理在广西考察时肯定:“这几年,广西开展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力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使这些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回良玉副总理也赞扬:“在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整合扶贫资源,强化领导力量,搞好科学规划,集中攻坚实施,广西在这方面已有了较好的实践。”
“十一五”期间,像这样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动作、大手笔”,在广西不胜枚举。
这是一组令人鼓舞的数据:
在过去的5年中,广西分别投入16.3亿元、12.4亿元和15.6亿元,先后组织实施大石山区五县、兴边富民行动和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特殊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累计投入56.54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1.2万多处,解决了1063.7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筹资59.4亿元,对全区19.8万户农村危房实施改造工程;
实施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使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17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05年的9.4%降到2009年的5%。
截至2009年底,全区在民生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2600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那坡讯(记者/曾铁强通讯员/刘翰明)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建设热火朝天,平孟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年产100万吨铝土矿选矿厂项目加快推进……今年以来,边陲那坡县驶入赶超跨越的“快车道”。初步统...
那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那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