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生活设施日益完善,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执教一线,一校一品内涵培养释放学生潜能……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坚持补短板、强管理、抓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都能在同样的蓝天下、同样的沃土里播种梦想,迈向未来。
大投入夯实教育均衡之基
走进德峨镇常么小学,新建的教学楼、具有民族元素的浮雕、文化长廊印证着这所乡村小学的变迁。旧校舍大变样,功能室一应俱全,操场、新图书馆、电教设备进班级……
“家门口的学校越来越好了,我们也愿意把小孩送到这里读书。”学生家长杨济明说道。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生家长纷纷放弃给孩子到县城读书的念头,让孩子就近入学。目前常么小学共有在校生1530多名。
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要立好硬件设施的“支柱”,该县坚持政府统筹,财政投入,千方百计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该县教育总投入为224952万元,其中,2016年的增长最为突出,增长率为27.16%。2016年至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造项目共涉及56所学校,86个单项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4876平方米,总投资9112万元。该县所有涉及教育项目开工完成率100%。2014年至2017年全县完成教学设备设施投资6324.621万元。
提素能实现教育均衡之本
在平班镇扁牙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笔者见到了正在上音乐课的杨榕老师。2016年小杨老师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到这里任教。像小杨老师这样通过招聘上岗的教师,大多都来自师范院校,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他们来到村镇,担任起一线教学的任务。
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资源。近年来,该县通过公招、特岗、双选等途径招录教师,不断充实教师队伍,逐步解决学科教师配置不合理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组织教师支教、走教和轮岗交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薄弱学校师资不足的压力,初步形成了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精准帮扶的新型教育生态。现全县共有教师2836人。近年来,该县在教师配备方面加大力度,2017年原计划招聘616名教师,实际招聘到375名;2018年计划招聘教师792名。
显特色丰富教育均衡之蕴
“大月亮,小月亮,公公起来做木匠,婆婆起来打鞋底,嫂嫂起来舂糯米……”近日,走进新州三小校园,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隆林汉族童谣——顶针儿歌《大月亮》,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味道。新州三小以“传承地方文化,构建特色校园”为统领,组建师生山歌合唱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地方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只依靠一两所“拔尖”学校,需要的是所有学校齐头并进。该县坚持从特色教育入手,积极开展“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提升办学品位,抓好学校内涵发展,让每一所学校都流淌着满满的正能量。各学校在推进特色化发展过程中,将国学文化、廉政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融合起来,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
新办校沐浴教育均衡之风
为了让城乡孩子共享“教育阳光”,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等问题,该县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总抓手,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该县党委、政府决定在城区投入9.02亿元,新建隆林民族高中、隆林第四中学、隆林第五中学、隆林新州第五小学、隆林新州第六小学、隆林第四幼儿园、隆林第五幼儿园等七所学校(园)。今年9月14日,该县教育局成立新建县直学校筹备组,10月16日,自治县人民政府下拨13.75万元购置了筹备组的办公设备,落实了办公地点。目前各新建学校(园)红线图已出,各项建设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中。新学校(园)的建成投入使用后,将缓解县城区学校招生的压力,对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等问题起到关键的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隆林讯自开展“美丽猪场·宜居乡村”活动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采取系列措施推动全乡宜居乡村活动取得新成效。落实机制促保障。通过“绿色村屯”品牌效应,激发该乡瓦厂屯群众爱环...
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林各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