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顺东 本报通讯员 林 斌 王章贺
“领导帮我出主意,手把手教,我一路跟着学,现在赚到钱了。”日前,面对记者,隆林的王乾坤喜笑颜开。
王乾坤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岩茶乡龙台村贫困户,家有20多亩空闲地,却不敢用来发展产业。在帮扶干部引导和帮助,他学了技术,选定种植和养鸭产业,除了自己的土地外,还租了5亩,上半年预计收入达8万元。
从害怕创业的一穷二白,到如今大胆创业的月均过万,王乾坤认为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县里的“参与式”扶贫。
自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将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作为脱贫的重要工作,让贫困户深度参与扶贫项目规划、选择、实施的全过程。
隆林岩怀村土地肥沃,适合种植高品质稻米。近年来,该村成立农业合作社,成功注册了九十九堡高山生态米。如今该合作社种植有2000亩高山生态米,预计今年秋可收获1000万公斤谷子,产值达4000万元。“让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开发,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推进效果很好。”介廷乡岩怀村第一书记罗明考告诉记者,如今该村77户贫困户通过劳动力或小额信贷的方式入股,深度参与到生产、销售等环节,预计今年年底全部脱贫。
目前,该县统筹推进“三张叶子一株蕉”(桑叶、茶叶、烟叶、西贡蕉)、“两黑一黄一清一白”(黑山羊、黑猪、黄牛、网箱养鱼、蛋鸡)、核桃等特色种养产业。“我们全力帮扶,但是也不越俎代庖,主要是激发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让他们广泛参与。”隆林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说。
如今,依托“参与式”扶贫模式,隆林在德峨、新州、者浪、天生桥片区发展种桑养蚕连片示范基地,桑园面积约3.86万亩,产值879.5万元;在平班、者保创建市级现代特色农业(西贡蕉)核心示范区,发展西贡蕉种植2.5万亩,产值1.5亿元。
“看着白花花的蚕茧换来一张张百元大钞,付出的艰辛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村民陈金济笑着说。两年前的陈金济还是猪场乡烂木干村的贫困户,一家四口仅靠在家做些农活维持生计,入不敷出,“等靠要”思想严重。在包村干部的政策宣传和帮助下,陈金济于2014年开始种桑养蚕,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如今已经种植了5亩桑园,实现了由原来家庭年收入不足万元到现在年收入3-6万元的蜕变。如今,烂木干屯在陈金济的示范带动下,很多农户也通过种桑养蚕实现脱贫。
点燃了贫困户的创富激情,隆林有不失时机地帮助解决学用政策的短板。
为让贫困户了解各项惠农政策,激发其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找合适的脱贫路子,该县选编了3万份《惠农政策》宣传册给干部和贫困群众,同时通过集中或分散等形式进行辅导,力争知晓率达100%,让贫困户在学用政策上找到新路子。
新闻推荐
韦克川吴俸学/文图隆林是广西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总人口3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素有“...
隆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