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隆林新闻 > 正文

一个壮族汉子的“山歌拯救”之旅 ——透视“隆林山歌现象”(四)□本报记者 陆照德

来源:百色早报 2014-03-07 01:11   https://www.yybnet.net/

唐光华在壮族山歌培训班上教学员唱山歌 唐光华 (本版图片由唐光华提供)  

唐光华,1958年生,家住隆林各族自治县革布乡央索村,自小在南盘江畔长大,是土生土长的壮家人。他20世纪80年代走出村庄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后又调到县文化局当干事。有感于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怕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失传,他走上了拯救山歌的道路,从1991年发起、筹办首届“隆林壮族歌会”开始,至今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该县“三月三壮族歌会”已经成为每年例行的山歌盛会,隆林壮族民间文化学会成立,教授小朋友唱山歌、关注壮戏……回头细数,唐光华在致力于山歌保护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4年。

被姑娘泼水 与山歌结缘

在隆林县城央索街68号,唐光华家的客厅里,书架上都是有关壮族文化方面的书,还有他用汉语翻译的山歌集。这个马年春节,他奔走各地看壮戏、听山歌,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刻录成碟,翻译成书。

为什么要拯救山歌?唐光华只有一个字:爱。“爱上这个东西,不知不觉走到今天,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让后人记住我们壮家山歌。”马年正月初八,记者与唐光华初见面,他如是表达自己对山歌的热爱。

唐光华是个读书人,爱上山歌只因年少时的一段经历,那时唐光华还是个半大小子,刚懂得爱慕姑娘,他不识好歹地跑去参加婚宴之夜的山歌会,被人怂恿坐到了歌会桌边,对面坐着入眼的姑娘,开唱之后,姑娘歌喉婉转清歌扑面,唐光华却对不上来,羞愧难当之际,姑娘一碗水泼过来,一声轻笑,还连说带唱教训了他一番:“不懂山歌别出门献丑!”满堂哄笑,唐光华羞得脸红,却只能认栽——谁叫你不会唱?

此后,唐光华访遍家乡能歌的前辈求教、苦练,渐识山歌奥妙,在歌会上崭露头角,还曾跟贵州的布依族姑娘在船上对唱三天三夜。

怕山歌失传  筹办山歌会

唐光华成了县文化局的干事后,就不怎么唱山歌了,当年被派去德峨乡(现德峨镇)筹备跳坡节,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当时,唐光华就发现壮族山歌已经没什么人唱了,尤其在年轻人中更是少得可怜,看着苗族同胞过节时如此热闹,壮族的节日却如此寂寥,唐光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我们壮族为何不能有自己的特色节日呢?”渐渐地,唐光华萌生了办山歌会的想法。在南盘江畔的壮族乡村,三月三过节,青年男女相互拜会,有坐在家里对唱山歌的习惯。“何不把山歌会搬到野外举行,像苗族跳坡节一样,让大家来观赏呢?”1990年,唐光华这样想着,回家乡做了调查,发现事可成,便跟县领导反映,申请到2000元活动经费,他决定在1991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家乡江畔一个开阔的河滩上举办首届隆林壮族歌会。

得知要举办壮族歌会,乡里大力支持,杀猪、做五色糯米饭,搭台,学生扛着课桌椅到江边,歌会如期举行,祥播(现天生桥镇)、革步、金钟山3个乡的64名男女歌手汇聚歌会,围成8桌献唱一天一夜。时逢圩日,南盘江两岸约3万群众聚集江边,观赏山歌盛会。唐光华用录音机记录了这个盛传至今的歌会。

“首次办活动,台没搭好,下午起大风,主席台被吹塌了,领导被摔得鼻子出血手骨折。”唐光华回忆起这事儿,对当时支持他的老领导们仍心存感激,“没他们支持办不来”。

让山歌“移民” 根植于县城

首届山歌会之后,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天生桥国家一级水电站要求移民,世代居住在南盘江畔的壮族儿女,面临着历史性的大迁徙,央索村自然也在迁徙之列,前期动员工作提早进行,首届山歌会之后,山歌会一停就是10年。

央索村整个村迁到县城,落脚在当时荒芜的城西北角,从1997年到2000年,建设了4年,才有了像样的街道——央索街,但两边的房子还没装修,一片粗糙。

10年时间里,唐光华一直没有忘记山歌会,他跟街委领导及族人商议,决心在2001年举办第二届山歌会,也庆贺他们央索新村落成,消息传出,全村响应。

唐光华向县里打报告时,领导面露难色,因当时经常有移民聚众反映移民问题,县领导怕歌会中有人借机闹事。这可急坏了唐光华,不过,他还是利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与人脉关系继续筹备山歌会,向领导保证不会出事,他准备让青壮年村民戴上红袖章巡逻,维护歌会现场秩序,“谁乱动就制服他”。就这样,领导被他说服了。

接着,唐光华自主筹集资金,他发倡议书给单位里的壮族同胞,倡议捐款,加上亲友的捐助,共筹集到1.6万元。他又从各个单位借来桌椅及音响设备,歌会终于顺利举行。

与首届山歌会相比,这回人更多更热闹,连唱了3天,各地壮族民众都涌到县城,经历大迁移的沧桑巨变之后,在新的地方里听着古老的山歌,群众都欢呼鼓舞,感慨万千。

群英齐汇聚 传承壮文化

第二届山歌会没出事儿,领导放心了。此后,唐光华对于山歌会的筹备、操作也变得更为娴熟,“三月三隆林壮族山歌会”就这样逐年举办下来,成了该县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汉族、苗族同胞也来凑热闹,懂得哼唱“颠罗颠罗哪,哎哟友呀哎哟嗯勒哎!”(山歌,南盘江调开头句)

山歌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观察、体会,唐光华对南盘江流域的山歌传承依旧深感忧虑,尽管十几年来,他办歌会选“歌王”,刻盘、翻译,还包装歌手去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演唱活动,有些还拿了奖,但山歌在市场驱动的表面繁荣之下面临着歌手后继乏人,听众流失的现实。

为此,唐光华想筹办一个研究、传承壮族文化的学会,这时,他的身边已经汇聚了韦德华、韦玉国等年轻的壮文化爱好者,他们跟唐光华一样,都是壮族子弟,喜爱自己的民族文化。韦玉国本身就是个“歌王”,第一届山歌会时曾步行4个小时参观盛会,如今能跟唐光华这位前辈一起从事山歌文化传承工作,他很高兴。他说:“山歌是我们壮民族的文化精髓,懂得它才能懂得我们的民族精神,把它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2012年,唐光华和这些年轻人一起筹办了隆林壮族民间文化学会,致力于研究壮文化的传承,除了一年一度的山歌会,他们还相互砥砺,学习壮文,教小朋友唱山歌,研究整理南盘江流域壮族历史、壮戏、民间习俗等。“山歌传承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是开了个头,将来如何发展,还得看我们的年轻一代怎么对待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唐光华语重心长地说。

新闻推荐

百只画眉鸟隆林争霸

群众在观看鸟类知识宣传画。↑画眉争霸。  4...

隆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壮族汉子的“山歌拯救”之旅 ——透视“隆林山歌现象”(四)□本报记者 陆照德)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