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照德
韦兴尧)
明星有出场费有经纪人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农民唱山歌成为“职业歌手”,不仅有出场费,有经纪人,还录制唱片销售,这就比较稀奇了。这稀奇事就出现在百色市的隆林各族自治县。
“今年春节从正月初二一直唱到初七,每晚800元,不议价。”34岁的山歌手陈猛告诉记者,“这几年我受邀四处唱山歌,家里的田地都请人帮打理,感觉生活还不错。”
陈猛是隆林者浪乡那隆村村民,自小擅长唱山歌,自从1999年出第一张唱片后,陈猛受到“制片方”及观众热捧,紧接着连续推出11集“苦难歌”系列,让他红透了南盘江两岸,成为壮乡民众心中的“歌王”,是该县人气最高、出场费最贵的“星爷”。
名声直追陈猛的男歌手是该县天生桥镇九龙村的陆光吹。“连续唱了几天,声音有点沙哑,但还要继续唱3天,答应人家了得兑现。”2月19日,陆光吹在电话里说,他当“职业歌手”年收入有3万元左右。
在“职业山歌手”中,天生桥镇33岁的黄乜春是女歌手中的佼佼者,每到农历八月,她和搭档们就忙着应邀唱歌,直到次年正月结束。“有一年春节,我从正月初二唱到十六才回家,我的场次比‘吹哥\’多多了。”黄乜春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像陈猛这样的农民“职业山歌手”,在该县有近20人,主要来自天生桥、革步、者浪等乡镇的农村。他们常年活跃在南盘江两岸的壮乡,忙碌于农村婚嫁、乔迁新居、过生日祝寿等场合,每人出场费400~800元,还时常有车接送,年收入3~5万元不等,是当地受人尊敬的“土明星”。
催生这些“职业山歌手”的是一批民间小商贩。大约1998年,一位姓岑的小商贩率先请山歌手录制山歌唱片出售,成为市场抢手货。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其他的商贩也纷纷加入,山歌唱片在热销中大浪淘沙般地滤出一批深受民众喜爱的歌手。每当婚嫁、贺新居、祝寿等喜庆的日子临近,家主就到小商贩处预定他们喜爱的歌手到家里唱歌。渐渐地唱得好的便成为“职业山歌手”,小商贩也变身为“经纪人”。
市场捧红了歌手,歌手们也为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苦练技巧,相互交流,丰富歌词,变换唱腔,开拓创新,大大拓宽了传统山歌的格局,让民众耳目为之一新,也让该县壮家山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新闻推荐
山歌会现场,经纪人在现场拍摄,将来做成山歌唱片 美国友人也来捧场,还买壮民族服装送给妻子
4月3日,隆林壮族山歌会的第二天,上午9时,隆林各族自治县城东广场台下已有千余人...
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林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