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百色 今日靖西 今日田阳 今日田东 今日平果 今日德保 今日那坡 今日凌云 今日乐业 今日田林 今日西林 今日隆林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今日凌云 > 正文

杨通权:回乡创业天地宽 养蚕结出致富茧□韦付增 文/图

来源:右江日报 2020-09-11 08:09   https://www.yybnet.net/

杨通权在查看蚕的长势。

在凌云县泗城镇那合村,有一个人放弃外出务工,返乡后在自家山地里种桑养蚕,规模逐年增大,效益不断提高,实现了脱贫,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就是脱贫户杨通权。

2016年以前,杨通权与妻子一直在广东打工,收入还算过得去,家庭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他与妻子常年在外打工,不能时常与老人孩子相伴,夫妻俩心里总觉得愧疚。2016年回家过年期间,杨通权与妻子寻思着能否在家附近干点活儿,既能养家糊口,又能陪伴家人。可经过一番打听后,得知凌云县就业岗位比较少。

与其寻思着找就业岗位,为何不回到家乡,在自家的土地上创业?随后的几次返乡中,杨通权了解到当前凌云县很多地方的群众通过种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而发展种桑养蚕业县里还有很好的政策支持,如:种桑养蚕不仅能够获得相关补助,蚕茧还有加工厂收购等。一来二去,杨通权就在自家地种上了桑苗。回乡种桑养蚕的这几年,杨通权付出了许多,但也收获了许多。种桑养蚕是杨通权这辈子第一次“触碰”的东西,他完全没有技术,也没有实践经验,因此,第一年和第二年养蚕的时候特别辛苦,他也因此损失了很多。起初,准备上簇的五龄大蚕因不明原因全部掉在地上,一片白花花的,当时,他既心痛又惋惜。但他不气馁,不断向技术员请教养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养蚕技术,而种桑养蚕也为他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掌握技术后,杨通权毫无保留,一边鼓励当地群众杨通威、林自明一起发展种桑养蚕业,一边亲自教授他们养蚕技术,让大家都通过种桑养蚕实现脱贫致富。在杨通权看来,邻里乡亲应该互帮互助,一起过上好日子。今年,在杨通权的带领下,杨通威、林自明两户的收入均达2万元。不仅如此,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村里很多群众纷纷回乡发展桑蚕产业,每到春夏季节,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忙着种桑养蚕。

如今,杨通权夫妻俩正逐年扩大种桑规模,至今他家的桑园面积已达20亩。“经过大胆尝试后,我发现种桑养蚕不仅能让撂荒的土地生‘金’挣钱,还能让我们夫妻俩有时间陪伴家人,真是一举两得。”杨通权欣喜地跟笔者说道。

在种桑养蚕这条致富路上,杨通权越干越有劲,但他还是为蚕房不足而发愁。之前,杨通权和身边的养蚕户都是在自家房屋旁搭建简易棚养蚕,因此,他们都期盼着有更好的蚕房设施以便更好地发展桑蚕产业。于是,他们把情况汇报给村里的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帮扶干部等。经过一番争取,今年,中央彩票公益金为凌云县泗城镇那合村援建了标准化蚕房。蚕农可以租用蚕房进行养殖,且租金便宜。

有了标准化蚕房,杨通权发展种桑养蚕业的积极性更高了,而他通过租用标准化蚕房,实现了平均每张蚕种产茧41公斤的好效益,今年,他已经获得3万多元的收入。

新闻推荐

“瑶家夜校”连民心□韦付增 周俊位

“孩子读书有补助,饮水、用电有保障,路修通到家门口,发展特色产业还有奖补……”近日,在凌云县逻楼镇安水村,镇宣传委员李...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杨通权:回乡创业天地宽 养蚕结出致富茧□韦付增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