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春楠通讯员韦奇周雨潇
邻里发生纠纷怎么办,如何讨要被拖欠的工资,打官司如何走法律程序……在百色市,这些让人烦恼的法律问题在村(社区)就能找到专业的法律顾问进行咨询。
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百色市司法行政系统组织全市231名律师、124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36名司法行政干部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1796个村、93个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畅通农村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1调解室设在田间地头
近日,平果市石印屯黄某文与邻居黄某周因排水问题发生争执推拉,导致腰间旧伤复发入院治疗,双方因医疗费用问题协商不下而到村调委会申请调解未果。
村法律顾问王倩了解情况后,会同村里3名调委会成员,一起动员黄某周到医院进行调解。调节中,王倩从法律角度、情理方面做足双方思想工作,最后双方均接受调解赔偿方案,黄某周当场支付1.8万元给黄某文做为医药费用,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
工作中,百色市组织法律顾问深入基层,将流动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和纠纷现场,变“坐堂”调解为上门调解,实现了群众“吹哨”,调解“报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全市法律顾问已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4422次,发现纠纷线索206件,调解案件618起,化解纠纷593起。
2微平台拓展大服务
凌云县央里村的万某反映本村杨某在其多年未耕种的坡地强行开垦种玉米。经了解,该争议地原属村集体荒山。为鼓励生产,村委允许村民在集体荒山上开垦,并默许谁种谁有,万某便上山进行开垦并种植玉米。
后万某举家外出务工,杨某以无主地为由,继续对该地进行开星,从而引发纠纷。驻村法律顾间黄洋了解后,协调司法所、林业、央里村村委等相关部门到实地进行了解。后建议该争议地平分耕种,双方对此建议无异议,于当日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百色市通过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工作室等形式,拓展辐射法律服务范围和内容。全市每个法律顾问成员与所挂村(居)两委骨干、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调解员、辖区司法所同志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平台,向基层干部群众提供法律专业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对法治化的认知。目前,全市已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993个。同时,加大对13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及187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建设力度,配置齐全办公设备、法律查询终端,打造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
今年以来,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共计1.3万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自己身边。
3“五个一”助力脱贫攻坚
凌云县浩坤村贫困户陆某等19名农民工,到南宁市某工地做工。今年春节前,大家等着工钱置办年货,但老板以资金紧缺为由迟迟不支付劳动报酬。陆某等人向老家的法律顾问求援。挂职律师刘浩迅速介入帮助陆某等人申请法律援助,最终在春节前妥善处理了此案。法律顾问的帮助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陆某等人联名为其送去感谢信。
百色市规定,每个村(社区)法律顾问每年要针对所挂村(社区)实际情况,选取与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治安状况相关的法律法规,给村民上一次法治宣传教育课;根据排查掌握的矛盾纠纷情况,选取一件急难民间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利用调解机会以案说法;主动为符合援助的困难群众提供一次法律援助,通过维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村(社区)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一次业务指导,包括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登记、材料归档等;对因涉法涉诉的老上访户进行思想引导,化解一个信访矛盾。通过“五个一”活动,让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有章可循,有事可做,也让基层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法律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以来,百色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已经为村(居)民上法治宣传教育课1363次,调解民间纠纷618件,提供法律援助695件,开展业务指导1484次,化解信访矛盾160件,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记者/凌聪通讯员/牙宏威)“我每天打扫完村里的卫生,还能腾出时间去干农活,收入有保障。”5月19日,凌云县玉洪瑶族...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