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礼走访了解群众生活情况。
2016年,刘贵礼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来到凌云县人民法院工作不久就成了泗城镇后龙村的帮扶干部。他联系的贫困户所在的屯,随地可见牛粪、猪粪,房屋大多是低矮陈旧的木瓦房。后龙村属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石漠化面积达92.6%,“十三五”时期建档立卡贫困户407户,贫困人口为1855人,贫困发生率达87.8%,贫困程度之深、贫困发生率之高位居全区前列。
在这个极度贫困村,刘贵礼看到恶劣自然环境下顽强生存的人们,他们的朴质和艰难,深深触动着他。最开始的时候,乡亲们对他很冷淡,他帮扶的瑶家阿嫂不让他进家门,并用难听的话抱怨。刘贵礼坐在屋前泥坎上,拿着阿嫂的银行存折,一项一项将她享受到的政策细细数给她听。也就在那一刻,刘贵礼意识到,平时的政策宣传是多么重要,群众享受到了政策却不知道,说明帮扶干部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
尽管群众有排斥,不理解,但是刘贵礼仍一趟趟往村里跑。每帮贫困户解决一件事,他都比解决了自己的事还开心。阿嫂家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生活多有不便,刘贵礼常去帮做一些体力活,陪他们聊天,到后来,老人几天不见他就念叨。阿嫂夫妇常年在外务工,平时家里只有4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两位老人,十二三岁的少年无人管教,辍学无所事事地四处游荡,刘贵礼绞尽脑汁到处寻找,一次次把他们送回学校。刘贵礼是瑶族人,同样来自大石山区,他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这些辍学的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为了防止学生思想波动,不安心留在学校读书,他线上线下密切跟踪,用心去关爱他们。刘贵礼的真诚打动了阿嫂一家人,4个孩子的教育问题终于被父母重视起来。
2018年6月,刘贵礼主动请缨,从一名帮扶干部变成后龙村的驻村干部。他经常走村串户,对全村480户群众进行遍访,后龙村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淡漠态度让他忧虑不已。2016年到2019年,他记不清劝返了多少个辍学学生,以至于每走到有学龄孩子的家,他的双脚就迈不动,非得坐下来,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能改变命运,刘贵礼深信,家庭的希望在孩子,而孩子的希望在教育,能彻底改变后龙村人命运的,仍然是教育。令他欣慰的是,2020年春季学期,尽管受疫情影响,学校推迟开学时间,但后龙村没有一个辍学学生。
作为驻村干部,刘贵礼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涉及到村里的交通、住房、饮水、教育、医疗、产业等,他都要关心。另外,他还需要整理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台账、易地扶贫搬迁户档案、退出户及边缘户资料等,这些档案资料都很重要,绝不能漏一项缺一档。
刘贵礼是河池市天峨县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知道他驻村扶贫,哥哥特别担心他下村入户交通不便,便从南宁开来一辆5座的面包车给他,方便他周末回家看父母。事实上,这辆车后来成了后龙村扶贫专用车。
驻村工作忙起来常常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刘贵礼有时候难得回天峨一趟,但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他很愧疚。父母想念他,便不时从天峨寄来自家种养的特产,让他滋补身体,父亲说:“我们寄东西给你,是让你不要挂念家里,我和你妈都很好,你安心工作,我们支持你。”
刘贵礼患有双肾结石,平时忙便硬撑着,晚上睡觉时却疼痛到失眠。每次他去买药,医生都再三叮嘱,要他按时服药,好好休养,可他连按时服药都做不到。病痛得厉害时,刘贵礼也曾想过放弃,可想想组织的重托,想想后龙村的贫困群众,想想父母兄长的支持,他便又坚持了下来。
2016年到2020年,后龙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路修通了、路灯亮了、村屯干净整洁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截至2019年底,后龙村的贫困发生率从87.8%降至16.92%。而后龙村的大学生人数,从2016年的0人到现在的23人,更是让人看到了希望。刘贵礼知道,后龙村的脱贫攻坚任务仍艰巨,教育扶贫一直在路上,而每个人都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着。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凌云县8万多亩桑园散布在乡村的山地和沃田上,初夏,满园桑叶碧如玉,随风摇曳似波浪。近年来,凌云县因地制宜,引...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