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域、县乡、行政村和自然屯,甚至一个地块,都有它的名称或俗称。有的俗称甚至是一个地方符号。大凡地名,有的以山定名,有的以水定名,有的以田定名,有的以地定名,有的官方给定,有的民间自定。有的地名为民间俗称,有的地名和俗称还有故事传说,有的几个地名连串起来还成为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这不,周边的田林利周,右江区汪甸,凌云朝里那巴就有这么一个民间顺口溜:“甚东力,古东力,茂日东补汪;甚东汪,古东汪,茂日‘行那巴’。”“力”为田林利周(拜力)的壮语简称,“力”指畲地多;“补汪”为右江区汪甸之意。意思是说:“十片利周田,九片利周地,不如汪甸大坝田;十片汪甸田,九片汪甸地,不如那巴寨子底边那片田。”
“行”当地壮语指一片田地最底边之意。凌云县朝里那巴连寨上,原左边那片靠河的田地叫“行那巴”。
据当地老人说,几百年前,那巴村边上原先有十几二十户人家,听说是汉族,不知是遭强盗还是因后山坡落石,人们先后迁走,最后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后来,居住在这边的那巴村寨人把闲置的村庄开辟出田地耕种,当地壮语管那片地名叫“那满佛”,是没有人烟村庄之意。“那满佛”下边的田叫“那巴行”,顺反一样叫“行那巴”,一直管叫至今。
人是走了,大树仍然翠绿,苍翠覆盖成阴。人们只是把闲置的房屋、土地开辟成田地耕种,村前的大榕树群并没人去砍。据说榕树群覆盖大约有两三亩地,有几根横枝还延伸到河边,常年覆盖阴凉,成为一处避暑之地。听当地老人说,20世纪70年代,古树群被人为破坏。
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刚懂事时,还见到那些古树的树桩,树桩很大,根须发达,从树桩看,每根大树起码要五六个大人牵手才能围得拢。后面几年,村里小伙子们经常用斧子挖取树桩当柴,树桩才逐渐消失。当时还发现田地里有几块几吨重的大石头,据说,这些大石头是从后山坡滚落下来的。由此推断,这里的人家可能经常遭受后山落石,人畜时常受到威胁而迁走的可能性最大。
这边的那巴屯,从宋朝起,由祭拜岑大将军庙会演变为一年一度的“3·16吼敢”歌圩节,前来庆庙会、赶歌圩的除了本地人外,还有周边的田林利周、当时百色汪甸等民众。庆庙会是大人们的事,随同前来的青年男女无事可做,便在那巴屯一带路边、河边、村下阴凉处,打情骂俏,吹木叶,唱山歌,取乐消遣。
康熙年间,田林北路壮剧传入那巴,为了给前来赶庙会的人增添乐趣,庙会当天,东道主那巴民众便在村前空旷地搭台演起戏来。拜庙会后,老人在戏台前看戏消遣,大多数青年男女多选择到有大树覆阴的“行那巴”。那里接近河边,有树、有水、有草丛、有石头,既可坐倾诉衷情,又可玩水消暑。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有的抛绣球、有的吹木叶、有的对唱山歌。嬉戏声、男欢女笑声、山歌声此起彼伏,“行那巴”成为了那巴歌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俩相会在草丛,依依惜别在河边,如今那巴分别去,盼望来年再相逢”,当地相传的这首惜别歌,从歌词的“草丛”“河边”来看,应该是指“行那巴”。
2007年那巴整屯搬迁到“行那巴”那片田,原来的歌圩点“东哼”场地小,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娱乐需求。由于整屯移下,“东哼”也变成村上边的了,在新村新建文化广场成为了需要。
2009年当地党委、政府要为那巴新村建设文化广场,指定的地块,恰巧和那巴民众意愿相同——行那巴。群众都认为只有那块地才最适合做那巴新村文化广场。村民自觉调换土地,经过几个月的建设,一个占地面积8630平方米,集戏剧舞台、文化长廊、篮球场等于一体的休闲文化广场终于建成。
2010年起,每年的那巴“3·16吼敢”歌圩民俗文化节和一些重要的活动都在休闲文化广场举行。由于交通便利,参加那巴歌圩的民众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民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2019年4月,当地党委、政府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建占地面积10656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广场。
原来的“行那巴”只是歌圩附属之地,现在成为了真正的歌圩场。
巴掌大的“行那巴”怎比得上利周那些田地?又怎能比得上汪甸那大坝田?古人的预见和预言,顺遂了今天人们的梦想,她们比的应该不是面积大小和肥厚,该是喻指人们欢乐热闹的地方吧!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2019年以来,借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的东风,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凌云公司承建的农网改...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