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里找出路,贫困中谋发展。在凌云县逻楼镇敏村村大石山里成长的刘承寿历经打工的艰辛后,回村创业,带领群众种植香菇致富,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近日,笔者到他的创业基地——凌云县园平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一探究竟。
“基地占地面积5亩,菌杆21亩,种植的是808香菇,年产值108万元,成立合作社带动68户农户一起入社发展,其中30户是贫困户。”在基地采菇的刘承寿向笔者介绍,他年轻时到河南打工,了解到种菌能赚钱,就萌发了回家乡种菌的想法。经过一番努力,2014年,他回到家乡,在村里选场地、建菌棚、搭菌架……创业就此开始。
刘承寿告诉笔者,他的创业之路很艰辛,最初他跑到河南当了三个月的学徒,起早摸黑学技术,回村后购买木头、种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他净赚了25万元。
“附近群众原本不看好这个项目,但是当他们看到有盼头后就主动找到我,希望加入合作社一起发展,到目前我已带动28户贫困户种植香菇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刘承寿说,他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这几年他的基地规模也越做越大。随后,当地党委、政府援建菌棚,把刘承寿的基地打造成村里的扶贫车间。
“刘承寿胆子大,办法多,敢说敢干,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我们主动与上级对接,争取项目资金搞菌棚建设,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收入。”该村第一书记张国飞如是说。
有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后,刘承寿对创业更有信心了,他打算扩大规模,充分利用全镇闲置的大蚕房进行香菇种植,预计有100万菌棒出菇,纯利润达800万元,让效益辐射到更多群众。
当笔者问及销路时,刘承寿说销路不愁,市场已经打开了,价格都比较稳定。
如今,刘承寿不仅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食用菌种植,还当起小包工头,带领村里的劳动力到柳州等地搞架线作业,让群众有稳定收入。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受过不少苦日子,自己过得好了之后,总希望身边的人也过上好日子!”刘承寿心系邻里乡亲,也帮助了大家。通过自身努力,他的家庭和和美美,大儿子在企业上班,小儿子在河池读大学,妻子则帮着一起管理基地,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新闻推荐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2019年,站在新的征程上,你是否还记得你的初心呢?初心是炽热的爱国心与责任感。中国...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