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白马诗社是百色市近年诗坛新涌现出的农民诗社。2018年6月,为纪念诗社成立五周年,展示该诗社丰硕的创作成果,由原凌云县诗词学会会长、现为百色市诗联学会会长罗学红先生作序、陈国顺先生担纲主编的诗词集《白马嘶风》(第一集)付梓出版。拜读之后,我深感集子中那些以“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为主要表现对象,并拥有一批潜在读者(即接受诗学所谓“隐匿的读者”)的新田园诗词,在传承和发展东晋诗人陶渊明所创立的田园诗自然特质时融入了时代特色,进而提高新田园诗词的可接受性方面,颇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下面,我拟就此问题略陈浅见,祈方家不吝赐教。
(一)以农民特有的审美眼光,运用传统“直寻”手法追求新田园诗词的自然特质,并以此为主轴打造新田园诗词的当行本色。
众所周知,作为诗学语境中的“自然”,其本义就是指自然之本性或自然本来面目。钟嵘《诗品》中所谓“谢诗如芙蓉出水”,即从审美艺术角度对谢灵运山水诗自然特质的高度形象赞誉。后来,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和黄庭坚在推崇陶渊明时,亦以“自然”一词来赞美陶诗。清代陶澍于《靖节先生集》中亦云:“陶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里所谓“不待安排”,亦即是“自然”。可见,古往今来,举凡优秀山水田园诗,都无不“冲淡深粹,出于自然。”(见宋代杨时《龟山语录》)
然今人创作的新田园诗词,为了继承和发展传统田园诗词的本色,在表现自然特质时要注意融入时代特色,此是进一步提升新田园诗词接受性的关键。其于此,当代诗家在吟咏“三农”时,更需要学习和弘扬古代山水田园诗中的自然特质。根据社会大众尤其是现代农民之审美心理,从情感、语言、意象与方法等方面入手,着力彰显新田园诗词的自然特质,如此方切实提高新田园诗词的艺术质量和接受效果。
下面以陈国顺先生的《临江仙·留守妇女》词为例:
善待亲邻和长辈,生儿育女心倾。栽葱种菜事农耕。晨出牛作伴,归晚有屋星。不怨帘前夫婿远,勤劳小唱丰盈。乏来烈酒自三羹。无由常对镜,短信寄思情。
这里,词人采用意象直言所见的方法(即钟嵘所云之“直寻”诗学方法)从农村这一广阔天地里摄取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特写镜头,既描写了时下农村与农民常见生活和生产画面——“栽葱种菜”“生儿育女”“小唱山歌”和喝白酒解乏等,揭示了这位留守家园的村妇勤劳爱美之心和“不怨”夫婿进城打工离家远的通脱态度,又在词末用一句“短信寄思情”巧妙融入了时代新内容,从而使词作收到余味袅袅、情趣无限的艺术效果。全词语言生动活泼,情景合一,很有时代气息。
又如李星勇先生的七律《家乡美》:
千年古府映丹霞,峻岭崇峰聚物华。
水衬山明山衬水,花添景色景添花。
户联网络网联户,家进福音福进家。
彩墨诗情抒锦绣,生活美满绽奇葩。
此是吟咏凌云“千年古府”美景之七言律诗,句句都有景有情,情景交融,那些看似外在的优美景物,诸如“丹霞”“峻岭崇峰”“水”“山”“花”等,在诗人笔下却饱含深情,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特别是诗中颔联和颈联,不仅句式相似,且运用之景(境)语,真实地融入了诗人的性情,让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表现为更率真至性,读来颇有艺术感染力。像这样的新田园诗,既注重意象之直言所见,又注意将笔下情景融入诗人胸臆,这样就彰显了诗的自然特质,又使诗作的意境不隔有味。
(二)注意选择使用朴实活泼的大众语言(即本色语言),且在表现方式上以“赋”为主,兼用“比兴”,并以此彰显诗的自然特质。
在谈到诗词的语言艺术时,明代诗评家谢榛于《四溟诗话》中云:“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从语言艺术角度讲,在新田园诗创作中,善于选用那些质朴活泼、原汁原味的大众语言(本色语言),是彰显诗自然特质的基础。为此,诗人在创作时要善于选择运用那些不加雕琢的“三农”语言,如此方能使新田园诗词深受群众欢迎。
如李兴国先生的七绝《农村见闻》:
留守老人不计年,背着孙子到田间。
挥锄洒汗春阳下,秋后收成苦亦甜。
看得出,此首七绝所用的语言、字句都毫无雕琢,且都为大众所熟悉,然当它们成为诗家语后,又赋予其诗的韵味,从而使诗的自然特质跃于纸上。
又如傅做宴先生的七律《家乡春旱》:
烈日高高挂碧天,春耕已播旱连连。
育秧小脸总朝下,种豆新苗未露颜。
举目心期云带雨,抬足路上地生烟。
村民賖望丰收景,怕是迎来减产年。
此首七律主要描绘家乡父老在“春旱”面前“心期云带雨”的急切心情。诗中所选用的语言亦是原汁原味、大众所熟知的本色语言,且在表现方法上以“赋”为主,兼用“比兴”修辞手法,从而彰显诗的自然特质。
(三)选取鲜活灵动的“三农”意象(即蕴含诗人情感色彩的形象),是营造新田园诗词意境的关键。
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于《诗薮》中云:“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对新田园诗词来说,为彰显自身的自然特质,就必须高度选用鲜活灵动、大众喜爱的“三农”意象,或就景抒情,或融情入景,最终方能创作出具有情景融合艺术效果的作品来。
请看杜国兴先生的两首七绝:
曙光初到小山沟,我赶黄牛下地头。
烈日当空忙播种,今年只盼又丰收。
——《农家》
春日夕阳落坳边,农家小院起炊烟。
庭前总有欢笑声,但见顽童嬉戏间。
——《山村夕阳》
此两首七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艺术意象生动活泼,有情有景,情景合一,可谓是景句亦是情句,情句亦中景句。前者的诗境,由小到大,反映了现代农民播种下地后的期盼心情——祈望丰收。后者则展示了山村“夕阳落山”后的欢乐景象,读来让人有一种艺术享受。
当年,在探究陶渊明创立田园诗成功秘诀时,南宋大家朱熹在《答谢成之》一文中云:“以诗言之,则渊明所以为高,正在其超然自得,不费安排处。”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亦云:“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陶渊明怀抱对农村之真情实感,是他开创田园诗成功的前提。我想,同样,今日凌云白马诗社的农民诗友们,正是将陶渊明“在真在厚”的成功经验发扬光大,立足时代,贴近“三农”,让心中的情志融入脚下的泥土。用真情实感去创作,如此方写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新田园诗词来。我期待不久的将来,再次读到白马诗社农民诗友们那些题材新、感情新、意境新和语言新四者合一的新田园诗词精品。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为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今年4月以来,凌云县玉...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