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存,永不放弃。”
走近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村口屹立的石柱上刻着这8个红色大字。刻下这句话的是陇雅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这是他给自己立下的带领村民征服石漠化大山的誓言。
陇雅村位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当地被形容为“九分石头一分地”。村民困苦的生活年复一年——守着石缝中的玉米充饥,望着天上的雨水解渴。遇到干旱的年份,玉米歉收,山塘干涸,村民的生活难上加难。
上世纪90年代,有地质学家来此考察,留下一句话:陇雅村环境恶劣,根本不适宜人类生存。这种地方的农户如果不搞异地安置,永远摆脱不了贫困。
“我不信!”倔强的吴天来决定带领村民向大山宣战,向贫穷宣战。当时他已是当地的致富能人,村民的贫穷时常让他揪心:如何才能告别这种吃玉米饭、喝“望天水”的日子?
陇雅村共有300多户村民,分散在42个不通路、不通电又严重缺水的自然屯里。“过去陇雅真可怜,生活困苦不堪言。要去县城一天路,要吃猪肉等过年。”71岁的村民杨晨英回忆,以前村民去到山外,只能通过陡峭危险的羊肠小道,常常要走五六个小时。
吴天来深知,村民要想不愁吃、不愁喝,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1995年,刚入党的吴天来决定带领村民开山路、架电线、修水柜,一点一滴逐渐改变当地的面貌。
从山里往外修路谈何容易,每一寸道路都会遇到山石的阻拦,只能用炸药劈山开路。在悬崖上钻炮眼、放炸药,吴天来总是走在最前面。有一次遇到3炮炸药迟迟不响,吴天来毅然独自前往探查,最后排除险情。
路愈难,心愈坚。为了修路,吴天来甚至把他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也动员起来推磨、给民工做饭。十几年的“老本”用光了,原来的“大老板”成了“穷光蛋”,吴天来还倒欠外债8万元,连母亲存了几十年的养老钱都拿了出来。
在吴天来的带领下,陇雅村修通乡村公路223公里,架设电线108公里,修建大小水柜228座。路通了,灯亮了,水有了,村民祖祖辈辈的奢望变成了现实。1999年,吴天来被推选为陇雅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相信,吴天来会成为“大山的脊梁”,带领他们改变山沟沟里的命运。
生存条件的改善并不能迅速增加村民的收入,玉米、红薯只能解决温饱,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致富。吴天来结合当地实际,千方百计探索扶贫产业。2002年开始,吴天来在陇雅村大力推广种桑养蚕,村民们逐渐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头脑灵活的吴天来并不安于现状,此后又带领村民养猪、种植中草药,陇雅村的产业发展“多点开花”,渐入佳境。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大山里,2017年陇雅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9000多元。
现在的吴天来仍然专注探索石漠化山区的产业发展。“虽然我们这里现在种植的中草药、牛心李价格比较高,但不能保证每年都有那么好的市场行情。”吴天来说,陇雅村准备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利用无公害蔬菜、水果吸引游客,打造一个“世世代代都能受益”的产业。
如今的陇雅村,楼房林立,鸟语花香。每天清晨,年过半百的吴天来都会在村子里走上一圈。仰望四周,石山已经从光溜溜变成了绿油油;漫步村屯,曾经的木板瓦房变成了白墙楼房;穿越田间,沉甸甸的李果结满枝头……
“当好一个村干部不容易,每家每户有什么困难都要去想,都要去帮。”多年来,吴天来凭着这样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山高人为峰,只要艰苦奋斗,恶劣的环境并非不能战胜,贫穷的生活并非不可改变。
新闻推荐
窗外传来“噼里啪啦”的敲打声,下雨了,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打算去关窗户,可是走到窗边时,这雨吸引着我欣赏它,呼吸带着清爽...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