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凌云新闻 > 正文

林守壮夫妇的“红薯粉梦”

来源:右江日报 2018-01-03 09:07   https://www.yybnet.net/

进入了冬季,是红薯丰收的季节。林守壮夫妇又忙碌了起来,开始制作红薯粉。

林守壮家住凌云县下甲镇水陆村平里屯,在凌云至百色的二级路边,离凌云县城有7公里。

“我们这里一直就有做红薯粉的传统,你看到那些家门口屋后红色、白色的塑料桶没有?那里面装的都是沉淀的红薯淀粉。”林守壮近日告诉笔者,“我们两口子做红薯粉已有十多年了。”

林守壮说,他们收购的红薯来自凌云县各个乡镇的贫困农户手中,每斤1.25元,每年都收3万斤以上,能做出大概5000斤至6000斤的红薯粉,目前,市场每斤粉15元,除去各种成本,会有3万元至4万元的收入。

笔者很是好奇,一家就做了那么多红薯粉,家家户户都做,会不会滞销?每年那么多的红薯粉是怎么卖出去的呢?“首先我们严把质量关,采购红薯、清洗、除霉、粉碎、过滤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是经验的积累。我们还有秘诀,加工的所有环节用的都是山泉水,所以产品比别的地方都好。质量有了保证,就不愁销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通过电商平台,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了我们的红薯粉。平里屯又在二级路边,交通便利,很多外商都来直接定购。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粉卖完,还担心不够卖!”林守壮的妻子罗丽抢着说。

说到电商,罗丽就笑了起来,还拿出智能手机向笔者展示她的电商成果。“我们刚开始做粉的时候,都只是把粉卖到县城和周边,量也不大,这两年来,慢慢地通过县里的电商平台、朋友圈、高铁无轨站等多种多样的渠道,把红薯粉卖到了全国各地,你看,这笔定单卖到了湖南。现在的网络真是强大,时代进步了,我们也不能落下,我现在在学习怎么做微商。”罗丽说道。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林守壮信心十足地说:“我想把红薯粉做得更大,村‘两委\’正在筹备成立合作社,这无疑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若能得到政府的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的支持和引领,同时鼓励和扶持农户加大红薯种植面积。我有信心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让更多人吃到凌云红薯粉。”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家乡情节,是红薯粉这种再普通不过的家常食物,尝上一口便让你觉出那是家的味道。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红薯粉的原因。”林守壮道出了红薯粉的真谛。

据了解,凌云县像林守壮这样做红薯粉的还有很多。比如下甲乡河洲村的汾洲、敢洋、那瓦、久洞以及泗城镇旦村村百坎等村屯,每年出产几十万斤红薯粉。他们制作的红薯粉清水透亮、嫩滑爽口耐煮,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种红薯,制粉丝已成为凌云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新闻推荐

玉洪瑶族乡深入开展宜居乡村建设

本报凌云讯今年以来,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以“坚持标本兼治、全民共同参与、切实服务群众”为基本原则,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宜居乡村建设。今年以来,该乡对辖区内各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整治...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最后的泗城府邮票2017-12-28 09:37
评论:(林守壮夫妇的“红薯粉梦”)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