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凌云讯近日,笔者在凌云县通鸿水泥有限公司厂区内的海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中控室电脑上看到,生活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已达889.7摄氏度,中控室与垃圾池只用玻璃隔开,但在中控室内一点也闻不到生活垃圾的味道,在室外也见不到生活垃圾焚烧炉内的烟气冒出。“正是这条生产线实现凌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海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负责人蒋代新说。
凌云县60%人口居住在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石山区,过去以填埋、露天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和扩散,带来环境风险问题。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后,凌云县着力推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使生活垃圾无需分类即可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县乡村办牵头制定保洁员、中转站、水泥窑有效衔接的管理制度,统筹做好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的有效衔接,确保项目日常运营管理有效开展。对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实行三种处理方式:边远农户分散村屯实行沤肥;边远农户居住比较集中的村屯实行生活垃圾区片处理,建设10个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垃圾焚烧炉,实现就地焚烧处理;交通方便村屯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原则,增加垃圾清运车辆、垃圾桶、垃圾收集池等设施以及保洁员,加大各乡镇、村屯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扩大收集覆盖面,提高收运效率,保障生活垃圾及时收集、运输和对水泥企业的供给。目前,全县8个乡镇垃圾均通过清运系统运输到海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覆盖56个行政村15.56人,占全县人口72%。自2016年8月设备运行至今年5月底,该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累计处理生活垃圾1.1万多吨,占全县生活垃圾处理总量的78%。□董淳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强通讯员祝有慧文/图领导班子更年轻更有干劲、发展脱贫致富产业更有成效、便民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凌云县,各基层党组织的面貌正悄然转变。一个党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今...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