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凌云新闻 > 正文

向氏的“图腾”(上) □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申 茂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5-12-22 02:10   https://www.yybnet.net/

向仁理向记者讲述祖宗的故事  

图腾是一个民族、一个姓氏的信仰和精神所在。有信仰、有图腾的民族精神团聚、生生不息。这对于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姓氏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拓一片新天地,战胜各种困难生存下来尤为重要。

凌云向氏并非当地土著姓氏,而是从湖南迁徙来的。就向氏来说,祖先们“征服”这片土地,让后世得到庇荫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靠的是他们心中不变的“图腾”。这个图腾没有具体的形状和画幅,而是存在于向氏人心中一种做人的信条——勤劳、善良、智慧、谦让、坚韧,也就是他们做人的基准线。

为求生存:“向”字常常变成“何”

与凌云的其他高山汉族一样,向氏也是迁徙而来的。乾隆年间,原来居住在湖南省麻阳县的向良乾和向良坤兄弟俩携家眷,迁至广西泗城府甘田半亭甲怀(今乐业县甘田镇甲龙村甲怀屯)居住。

此前,向氏在北方发展尤为昌盛,形成了向姓河内郡望、山阳郡望、河东郡望。三国时,襄阳宜城(今属湖北)人向宠、向充兄弟,向郎、向条父子入蜀。南北朝至隋,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向姓有避居江东,也有湖北之向姓南迁江西、湖南。加上唐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两度请回鹘出兵助战,向姓河内郡望遭受灭顶之灾。接着又有黄巢起义接踵而来,向姓为避乱或其他原因开始大举南下,江西、湖南、四川、湖北、江苏、浙江、广西等地成为向姓的避难所。

向志文(凌云向氏第九代人)告诉记者,为了活命,在围剿和战乱中,不少向氏祖先不得不忍辱负重,改名换姓。甚至把“向”字头上加两点变成了“尚”,“向”字上面的一横画长一点出来就变成“何”。这样一来,在遇到官兵检查或追杀时,才能躲过一劫。

定居凌云:向氏男儿奋发图强

向仁理,今年87岁,是凌云向氏第八代人。向仁理告诉记者,从老一辈的口口相传中得知,祖辈是因为寨子之间土地纷争而离开湖南的。据向氏族谱记载,清乾隆23年,居于湖南省麻阳县的向良乾和向良坤为避纷争,举家迁往广西泗城府凌云县甘田半亭甲怀居住。清道光11年,向良乾之玄孙向明爵携妻儿举家前往广西泗城府凌云县东荣乡陇肖(今凌云县泗城镇陇浩村陇肖屯)刘家坨旁的向家大屋基居住。至此,向氏正式迁入如今的凌云县。

作为凌云的“新人”,要安定下来,向氏祖先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向发竹(凌云向氏第八代人)告诉记者,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在旧社会里,向氏男人来到凌云开荒辟地,为后来的子孙开垦出了一片天地。向明爵是第一个来到凌云的向家人,他与妻子最初来到陇肖刘家坨时,这里还是茂密的森林,常有野兽出没。两人在南面的一个土坎上搭了个窝棚便定居下来。夫妻俩早出晚归开荒、种植粮食,养了四十八条母狗。此后,靠着辛苦饲养狗仔带来的收入,向明爵的小窝棚变成了大房子,家业逐渐增大,田舍也不断扩展。

向发竹告诉记者,老祖向明爵并未因此满足而享乐不前。家业增大后的向明爵又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肖家、左家一起研究加工,做成木瓢、木水桶、猪潲桶(俗称半桶)拿出去卖,后来渐渐成了各家的专利,变成了当时泗城府市场上有名的“肖水桶”、“左半桶”和“向挖瓢”。

“勤劳才能找到吃的,智慧创造致富。没有什么不是靠双手和大脑创造出来的。这是我们老祖宗坚信不疑的良好品德。”向发竹告诉记者,他的老祖宗把良好品德当成安身立命的信仰,并把它传授给子女儿孙。所以,凌云的向家历代都有踏实能干、勤俭致富、广受欢迎的人。他们靠着这些美好的品德,在凌云广结善缘,站稳了脚跟。

据凌云向氏族谱记载,该姓氏第七代人向宽贤是个生性善良、聪明能干的卖炭翁,他烧炭的好本领,是为躲避征兵而练就的。在陇洋村有个专门烧炭的洞叫炭山洞,每年冬天,向宽贤便躲在这里伐木烧炭,运到县城卖。县城的人都知道,买炭山洞老向的木炭是最佳的选择,铁匠铺的师傅们也都知道炭山洞老向的木炭最够火力。有一年,向宽贤和妻子挑木炭到县城卖,正碰上县长与夫人买炭,善良的他深受县长的喜爱,竟然和县长交上了朋友。此外,加上向宽贤还是个好石匠,在凌云县的水库建设、石刻等工程中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深受乡里的好评,人缘颇好。

“孬在闹市无人问,能在深山有人寻。”向发竹说,这句话中的孬与能更多是延伸的意义,指的是精神和技艺的较量。老祖宗们对此深信不疑,在深山中刻苦专研,掌握了一门过硬的生存技能。在农业方面,向发竹可谓是专家。生于1938年的他曾读过私塾和高小,当过邮递员和生产队会计,颇受乡民信赖。向发竹一生勤劳、喜欢钻研,尤其喜欢研究农业技术,为生产队水稻种植等农业技术改进做出了不少贡献。

“向”人“图腾”:以教善德的育人处世理念

“老祖宗教育我们,做人要勤劳、善良、智慧、谦让和坚韧。”向发竹告诉记者,祖先本着这些美德在战乱年代从湖南一路迁徙来到凌云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中,与天斗与地争、历经艰难,终于站稳了脚跟,为后代再次安居乐业、过安稳祥和的太平日子开辟了护荫之所。

向发竹说,老祖宗训示后人要做知书明理的人,注重教育、以教养善,从善做人。

“知书”有多重要?这里有一件真人真事。向发竹告诉记者,先人向俊和(凌云向氏第五代人)曾吃了不识字的亏。壮年时,向俊和用二十块银元与别家买下了东荣乡炭山洞(今泗城镇陇照村炭山洞屯)。协商的结果是除了长弯的那棵山桐木外,炭山洞所有的山桐木都卖给向俊和。但卖主欺负向俊和不识字把卖地契文写成“一湾山桐木不卖”,意思就是那一个山湾的山桐木都不卖。如此一来,向俊和不仅没柴烧,还没权开荒了,因为山桐木到处都是,不砍山桐木就开不了荒。上了当的向俊和很生气,不得不再花二十块银元重新写文契,确切地写对成“一弯山桐木不卖”。此后,向俊和发誓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一定要送儿子读书,免得受人欺负。这也成了向氏此后激励孩子们努力读书的活例子。

在教育为重的理念下,向家人出了不少奇才、文人和好老师。向秀春(向俊和之子)在父亲的供读下,不负父望学有所成,年纪轻轻就成了当地的“先生”,他不光写得一手好字,还能用脚趾夹着毛笔写对联,堪称奇才。有一次,向秀春挑柴火到府城卖,路过看人写对联被嘲笑,当即用脚写了一副对联,字比嘲笑者用手写的还好,对方不得不叹服。此后,向秀春的名气越来越大,三乡五里都有人请他写香火写对联。

后来,凌云向氏又涌现出了像向仁元、向志华这样的优秀教育工作者。1921生的向仁元从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在陇法瑶寨任小学教师。解放后,又继续在三尺讲台上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并于1985年9月10日(教师节)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桃李芬芳从事教师工作二十五年荣誉奖章和证书。

得益于对教育的重视,凌云向氏中更是出了向志文这样的作家,摄影家。向志文著有报告文学《世纪丰碑》,科普读物《中国名茶·凌云白毫茶》,长篇小说《泗水年华》,散文摄影专著《经典凌云》等作品。

向家人明白,要立足、要生存、要令人信服,一个家族、一个姓氏才能在一个地方延续下去。这个在向氏家训里头写得清清楚楚:为父母,教子弟,事父母,友兄弟,和夫妇,睦家族,和乡党,友朋友,俭居家,置田宅,联婚姻,纳国赋。向家人谨记家训,为父母掌控适度的教育方式,为子女知道孝敬长辈,年轻人勤奋好学,不虚度光阴,对待亲情、友情和邻里要谦和大气,不斤斤计较,族间相敬如宾,对待家庭勤劳节俭,做有担当、敢负责、遵纪守法的好人。

“这就像血液一样,是融入向家人身体里的一部分,不管走到哪里都必须携带的东西。”向志文说,先祖们把这些为人处世的理念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心手相传到子孙后代心中。向家神龛上的对联是这样写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把以教善德作为祖训,一代一代根植于向家人心中,变成他们不变的图腾,引领他们继续在生存道路上披荆斩棘。

新闻推荐

131名百色籍广州农民工免费乘大巴返乡,面对各种暖心服务,他们感叹—— “天是冷的,心是暖的”□本报记者 卢 茜 陈伟玲 文/图

“回市区啦”  “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本以为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没想到还能免费坐车回家过年,真是太高...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向氏的“图腾”(上) □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申 茂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