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凌云新闻 > 正文

凌云瑶胞“从高到低”的幸福生活□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杨通站

来源:百色早报 2012-11-27 01:20   https://www.yybnet.net/

河州村瑶民告别了高山上的茅草房,住上了崭新的平房 □本报记者 陈伟玲 摄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秦光强却觉得往低处走更好一点。

秦光强是凌云县下甲乡河洲村底税屯人,原来在高山上居住,缺水缺电路也不通。搬到河洲村避灾瑶族新村来,对秦光强来说是往低处走。这里地势较低,但有水有电通公路。

从2008年搬迁至今,新村的群众不用自己去背就有干净的水喝,还可以洗澡;有电灯照明,还有电视看;外出不用走山路,还有汽车直通家门口。他说,如今得来的这一切都得感谢政府,是政府帮助他们把高山上的家搬了下来。

住进平房,再也不怕山上的滚石

秦光强1961年出生,今年52岁的他做梦也没想到奋斗了几十年都还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的自己能够住上平房,而且还从大山里搬了出来。

秦光强现在居住的房子有80多平米,二室一厅,虽然还没装修,但房子由钢筋水泥建成,坚固且防漏。他说:“入住这里后,总算睡上了安稳觉。”

原来,秦光强是瑶族同胞,从祖辈下来一直住在一座高达千米的石山上。“以前住的两间都是茅草房,四周是用木条围的。”秦光强说,住在那样的房子里,冬天寒风透过墙缝吹得整个屋子冷飕飕的。“最怕刮大风下大雨和电闪雷鸣了,尤其是在晚上。”每当这样的夜晚,秦光强总是不能入睡。因为这些恶劣天气可能会引发自然灾害。“有些石头不够坚实,就会落下来。”2002年5月,曾发生过一次山体崩塌事故,大块的滚石不断从山上滚落下来。至今回想起来,秦光强仍心有余悸,他说,落下的大滚石要是砸到房子,那他的居室绝对是保不住了,而且人还会有性命之忧。为此,每当遇到恶劣天气,就是秦光强的不眠夜——他要保持警惕,随时做好引导家人撤到安全地带的准备。

秦光强一家5口人挤在两间茅草房里度过了几十年担惊受怕的日子。直到2007年的一天,他的草房里来了村里的几名干部。

“他们来说危房改造的事情。”秦光强说,村干部告诉他,他有机会搬到平地上去了。听到这个消息,秦光强很高兴。因为这是他做梦都想的事情。

房子可以搬,但建房的土地却没有。怎么办?

“村干部说,搬下去的地方政府都给我们找好了,寨子里每户人家都有份。”随后,秦光强和邻居一起跟随村干部来到离下甲乡集镇不到一公里的远东庭望地质灾害安置新村,看到划分好的宅基地,他们很高兴。后来听说建房子政府还给予每户3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他们更是高兴了。秦光强说:“如果没有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就是有了宅基地,我们也没钱建房子。”

“以前我们在山上的石头缝里种些玉米作口粮,家里只有几只羊和一丁点田地,平时出去打零工补贴家用。由于没文化,我们出去打工也只能做一些挑粪、收稻谷之类的苦活。”秦光强说,工作苦累不说,收入还非常少。“20世纪90年代时就两块五毛钱一天工钱,吃饭花去5毛,还剩两块钱。”如今,零工的酬劳虽高了些,但微薄的收入维持日常开销尚且捉襟见肘,要想存钱建房子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08年,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好的房子交到住户手里,秦光强如愿地搬进了位于河洲村东庭望新村的新房子。“再也不怕山上的滚石了,晚上可以睡个安心觉了。”跟秦光强一样,河洲村的弄利屯、公伟屯、体税屯的80户瑶胞一起从石山上的茅草房和木瓦房里搬到东庭望新村来,住上了坚固安全的平房。

通电了,家里有了电视机

“我这台电视机是彩色的,现在可以收到好多节目。”对于搬迁户韦仕群来说,搬到新村来让他最高兴的是晚上有电灯,亮堂堂的,还有了电视看,生活快乐了很多。

“电视节目随便你看,出门也方便了很多。”韦仕群原来同样是居住在高山上的瑶民,生活艰苦不说,电不通让他们原本就枯燥的生活更显乏味。“天一黑之后,就没什么事可做了。”韦仕群说,照明靠的是用微薄的收入换来的一点煤油,点一盏豆黄的煤油灯,在漆黑的夜晚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没什么事,都不会出门的。”韦仕群说,晚上串门聊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没电给他们的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早早就睡了。“以前计划生育工作难做,有人调侃说那都是因为没电惹的祸。”

电都用不上,更别谈现代家电了。“赶街的时候见过电视,里面有人说话觉得很新奇。”韦仕群说,他想如果有一天能把这新奇的玩意搬回家,天天看就好了。

2011年,他的梦想实现了。搬到新村来后,他的生活一天一天改善,儿子外出打工,为他买回一台崭新的彩色电视机,他很高兴。

“现在晚上好过很多了。”韦仕群说,有了电,晚上屋子里亮堂堂的,左邻右舍住得又近,没事找老朋友聊聊天方便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有了电视机,里面节目丰富多彩,新鲜事一件件地接着上演,让他目不暇接。他这个山里人从来没想到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盒子”就能了解各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

“以后,我还打算买冰箱、洗衣机。”韦仕群说,日子好了,他要逐一添加家电,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通路了,外出不再爬山路

如今,韦仕群虽然用上了自来水,但他永远不会忘记当年背水上山的辛苦。作为农民,背50斤的水对他来说不算是件太辛苦的事情,辛苦的是要背着重物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一两个小时。

“其实那些基本上算不上是路,我们按着方向走,来来去去多了,就成了一条小路。”上山的路到底有多艰难,韦仕群给记者举了个他父辈时的例子。“在山下买了一头小牛,背上山回家养。”等牛儿长大后,只能呆在山上了,路太险它们下不了山。随便放它,它都跑不了,还防盗。”这当然是调侃,不过路不通给韦仕群和村民的出行还是了带来不便。“我们要出来做工,走的都是山路。”因为交通闭塞,村里的发展非常落后,村民常常只能填饱肚子。“我们最盼望的是不用走山路出门就有车坐了。”

韦仕群的这个梦想终于在2008年变成了现实。通过政府的危房改造政策,他们村全部搬到新村来。政府除了为他们的新房用地做了规划和协调,在新房建设上给予补助外,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平整道路、接通水电,整个项目总共投入了336万元。

如今,来自河州村的公伟、底税、卡所、弄坏等4个屯的116户瑶族村民不仅住上了安全的平房,用上了水电,公路还直接通到了家门口。“出门就有班车坐。”韦仕群说,方便发达的交通使得他们外出打工赚钱容易多了,有了赚钱的机会,日子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中直区直各对口扶贫单位倾力支持 关爱潮涌凌云壮乡苗寨

陇浩村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奠基。 市直单位向览沙村捐赠产业扶贫基金。 览沙村的瑶族妇女在新建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体检。 弄谷村中心小学学生在新宿舍里整理自己的爱床。 ...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凌云全力服务春运2013-01-28 01:07
猜你喜欢:
评论:(凌云瑶胞“从高到低”的幸福生活□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杨通站)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