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乐业县花坪镇花岩村,笔者看到,宽敞平直的村级水泥硬化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地里的猕猴桃、白凤桃、牛心李、油茶等经济作物结满了果实,劳作之余的村民在村部唱歌跳舞,大树下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几年前,我们村还很贫困,年轻人过完春节就告别妻儿,外出务工,待在家的就是一些老年人、中年妇女、儿童,巨大的生活压力使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小孩备受离别的煎熬之苦……”和笔者谈到昔日的花岩村时,村里的张老伯不禁哀伤起来。
今昔对比,截然分明。是什么让花岩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着疑问,笔者深入村屯进行了解。
“全靠一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却能引领大家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大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啦。”村民所指的年轻小伙就是花岩村第一书记田庆社。
田庆社是1990年出生的小伙子。2017年3月,在组织的安排下,他来到了花岩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做事得心应手,我个人也经历了巨大的蜕变。”田庆社说道。
狠抓党建力促脱贫
“现在,我们村党组织在管理上更规范了,制度明确,流程规范,设施齐全,花岩村的党总支部终于有了独立的‘家’。”花岩村村民委主任王安乐由衷地说。
田庆社告诉笔者,2017年3月刚到花岩村报到时,花岩村村部由于年久失修有些破旧,简单的两层楼只有一间办公室、两间会议室、4间陈年教学旧房,所有场地布满灰尘、堆满杂物,村里日常的党员活动、文化活动很少能正常开展。田庆社深感责任重大,便深入花岩村各个屯调研,经与村“两委”班子协商、与镇领导沟通,争取了县住建局的乡土特色项目,将花岩村村部粉刷装饰了一番并安装了节能路灯。
村部没有人,群众办事难。为了解决该难题,田庆社又与镇领导沟通,向县文体广电局申请了改造村部设施项目,改造一间陈年教学旧房作为厨房和卫生间,带领两名工作队员到村部办公、住宿,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为加强党建工作,田庆社召集村“两委”研究制定村党支部学习方案及计划,并将党员管理、党员培训学习、流动党员管理以及“三会一课”等多项规定制度化,且上墙公示。
驻村工作队严格驻村纪律,支书、主任遵守职业化管理要求,群众有事往村部跑,村支部党组织学习活动、文化活动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起来,村部逐渐热闹起来。
村支书感慨地说:“村里的活动室、文化室、图书室正常运转后,村里参与文化健身的人多了,打麻将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少了。如今大家聚在一起探讨的都是谁家种的果树长得好。”
踏实敢干引路致富
“田书记,我们要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致富增收啊?”“田书记,种植果树的技术,我们还是不太懂,你找人给我们讲解呀。”……在花岩村,群众经常急切地向田庆社询问很多类似的问题。
与许多大石山区一样,花岩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山地大多数处在荒废状态,为数不多的农田种着玉米、稻谷,没有特色产业,村民们发展无门、致富无路。
为此,田庆社跑遍了花岩村的田间地头,召集村“两委”、党员、致富带头人开会研究讨论。经过多方调研,他提出了在大土屯创建“花坪镇花岩村脱贫致富刺梨园”作为花岩村村集体经济项目,由村民合作社以“合作社+村‘两委’+致富带头人+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作为示范带动打造250亩刺梨核心区,计划投入30万元进行前期管理,项目预计2021年产生效益,预计每年可以给花岩村带来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给27户农户带来20万元收益,前期管护可带动50人短期劳动就业。经过镇级领导的审核讨论,他的思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项目顺利开工实施,今年3月底成功建成250亩刺梨园示范核心区,250亩农户自主发展带动区。
“以前我们发展产业没有规划,盲目跟风,而且重种植、轻管理。现在田书记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好路子,又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我们只要好好跟着这个思路走,每年收入都会增加。通过我们又能更好地带动其他农户,为我们村脱贫致富添砖加瓦。”大土屯致富带头人李安华说道。
花岩不脱贫绝不言撤退
2018年,花岩村129户576人脱贫,实现花岩村脱贫攻坚的一大飞跃。今年3月底,田庆社担任第一书记已满两年,按照文件规定可以回原单位了,很多人用异样眼光看待他,说他“镀金”时间已满,回去就可以提拔晋升,花岩村只是他的一个跳板。当他听到此话后,他直言花岩村不脱贫,绝不言撤退。在他届满两年时,他毅然选择留下来继续担任第一书记,与花岩群众一同开创奔康致富路。
目前,田庆社还在带领着全村贫困户苦干、实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他告诉笔者:“干工作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抱怨不后悔,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新闻推荐
时代先锋 芳华无悔 追记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青年共产党员黄文秀
这是黄文秀到村民家中走访的资料照片她的一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
乐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