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晓莹 本报通讯员 邓铁军 陈耀爵
这里是广西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县之一,缺土地、缺矿藏、缺水资源。
乐业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面对的自然条件就是如此。
作为该县牵头扶贫联系单位的自治区检察院,在过去的两年里,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真扶贫,扶真贫,协调争取财政、发改、交通、移民、环保、国土、水利等部门和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达1.823亿元,协调落实和实施扶贫发展项目86项(个),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
2014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决定,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工作队员、定点扶贫工作队员等4支派驻农村工作力量,整合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很快,自治区检察院派出了一支由6名正处级和副处级领导干部组成的工作队,奔赴同乐镇武称村、达存村、丰洞村、刷把村、常仁村5个村。队员们访贫问苦,开展农情调研。
工作队在前方奋战,后盾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同样心系乐业扶贫。单是2014年,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12人次、处级领导干部46人次赴乐业及联系点村考察调研,出谋划策,并带领工作队和乐业县相关领导,到区直有关部门协调发展项目、帮扶资金。2015年以来,党组成员15人次、处级领导干部105人次赴乐业县考察调研,进一步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自治区检察院还探索以“结一联五”为载体,积极开展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院机关的21个党支部(党总支),分别与5个联系点村的53个贫困户、普通户结帮扶对子,从生活、生产上给予他们极大的关心和帮助。
在深入贫困村种植户了解情况时,自治区检察院的一位检察官得知一些红心猕猴桃种植户遇到了困难。他帮助当地的种植户获自治区环保厅以资代补生态项目资金100万元。经过两年的精心管理,村里的红心猕猴桃长势良好,去年夏季开始挂果出产。
如今,在这些扶贫联系点上,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自治区检察院的帮扶,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截至2015年底,5个村已有4个实现脱贫。
工作队驻进村后,还发现贫困家庭中,辍学、面临失学的孩子不少。工作队队员们充分挖掘自己的人脉,广寻热心人,为贫困孩子提供帮助。
乐业县是自治区检察院“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联系单位,达存等5个村则是工作队定点联系村。这5个村的面貌如何,直接反映工作成效。
在工作队的大力推动下,如今,村民们建设美丽生态家园热情高涨,踊跃投工投劳,在外经商的带头捐资捐物。目前5个村村道巷道硬化率达80%以上,村屯自来水普及率达75%以上,绿化率达65%以上。
去年,正值乐业县创建全区特色旅游名县的关键期,自治区检察院协调在当地开了一场高规格的现场办公会。自治区政府领导出席,同时还有8个自治区部委厅局领导参加。当场就有20多个项目得到具体落实,乐业旅游名县建设开始大步迈进。这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两年来,自治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得了群众的脱贫致富,也帮扶、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新闻推荐
本报乐业讯(记者/徐顺东通讯员/姚再禧)“政府扶持我们搞生态养殖,走对了路子,效果很好!”5月18日,乐业县花坪镇政府扶持的一名养鸡专业户向记者介绍,他采取生态散养的方式发展了2000多只鸡,如今的订单都...
乐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